[发明专利]一种内循环式笼形水合物蓄冷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84764.8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3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赵佳飞;吕源;张伦祥;宋永臣;王凡;夏新然;杨磊;张毅;凌铮;李洋辉;刘卫国;杨明军;刘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84;F24F11/89;F25B41/20;F25B41/40;F25B49/00;C09K5/06;F24F140/12;F24F140/20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河彩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63 | 代理人: | 王国冰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式笼形 水合物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内循环式笼形水合物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水机组(1)、第一溶液泵(3)、第一流量计(4)、第一单向阀门(5)、第一双向阀门(6)、第二单向阀门(7)、第二溶液泵(8)、取冷系统(10)、第三单向阀门(11)、第四单向阀门(12)、第二流量计(13)、系统监控装置(14)、直流电源及电路控制系统(15)、浓度测量系统(21)、第二气泵(24)、第二双向阀门(25)分气装置(28)、水合物蓄冷槽(29)、气流扰动装置(31)、支管路Ⅰ(34)、支管路Ⅱ(35)、支管路Ⅲ(36)、支管路Ⅳ(37)、支管路Ⅴ(38)、温度传感器组;
所述冷水机组(1)的出水口端通过支管路Ⅰ(34)与取冷系统(10)进口连通,冷水机组(1)的进水口端通过支管路Ⅱ(35)与取冷系统(10)出口连通;所述支管路Ⅰ(34)上沿载冷剂输送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溶液泵(3)、第一流量计(4)、第一单向阀门(5)、第二单向阀门(7)、第二溶液泵(8);支管路Ⅱ(35)上沿载冷剂输送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三单向阀门(11)、第四单向阀门(12)、第二流量计(13);
所述水合物蓄冷槽(29)为一密封容器,内部充有水合物蓄冷工质,蒸发器盘管(33)设置于水合物蓄冷槽(29)内且浸没在水合物蓄冷工质内;所述水合物蓄冷槽(29)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组,温度传感器组的终端与系统监控装置(14)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门(5)与第二单向阀门(7)之间支管路Ⅰ(34)通过支管路Ⅲ(36)与蒸发器盘管(33)的一端连通,第三单向阀门(11)与第四单向阀门(12)之间的支管路Ⅱ(35)通过支管路Ⅳ(37)与蒸发器盘管(33)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支管路Ⅲ(36)上设有第一双向阀门(6),支管路Ⅳ(37)上设有第二双向阀门(25);
所述支管路Ⅴ(38)设置于水合物蓄冷槽(29)外部,支管路Ⅴ(38)上端与水合物蓄冷槽(29)内壁顶部连通,支管路Ⅴ(38)下端与分气装置(28)连接,分气装置(28)通过软管与设置于水合物蓄冷槽(29)内的气流扰动装置(31)连接,所述支管路Ⅴ(38)上设有第二气泵(24),支管路Ⅴ(38)为隔热管;
所述取冷系统(10)内设置有换热器(9);用于控制系统电源的直流电源及电路控制系统(15)设置于蓄冷系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循环式笼形水合物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16)、第一温度传感器(17)、第二压力传感器(26)、第二温度传感器(27);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6)、第一温度传感器(17)设置于支管路Ⅲ(36)上且位于靠近蒸发器盘管(33)的一侧;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26)、第二温度传感器(27)设置于支管路Ⅳ(37)上且位于靠近蒸发器盘管(33)的一侧;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6)、第一温度传感器(17)、第二压力传感器(26)、第二温度传感器(27)均通过温压传感器模块与系统监控装置(1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循环式笼形水合物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浓度测量系统(21),固液分离器(22),自动取样装置(23),所述浓度测量系统(21)经管路与固液分离器(22)连接,固液分离器(23)经管路与自动取样装置(23)连接,自动取样装置(23)经管路与水合物蓄冷槽(29)内的蓄冷工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循环式笼形水合物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度测量系统(21)包括数据采集分析端(42)、浓度测量探针(43)、样品溶液(44)、检测瓶(45),所述检测瓶(45)经管路与固液分离器(22)连接,样品溶液(44)置于检测瓶(45)内、浓度测量探针(43)一端与数据采集分析端(42)连接,浓度测量探针(43)探入至检测瓶(45)中样品溶液(44)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循环式笼形水合物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合物蓄冷槽(29)内的水合物蓄冷工质为烷烃水合物、二氧化碳水合物、水溶性有机水合物以及混合水合物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476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底座脚垫安装智能压合设备
- 下一篇:电池用包装材料、其制造方法和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