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线端子智能比对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3480.7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4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胡广平;黎春雷;谭健聪;谭晓;陈锦峰;王杰辉;陈健成;陈家成;谈嘉炎;谭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电力工程输变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10/22 | 分类号: | G06V10/22;G06V10/75;G06V10/8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辉 |
地址: | 52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 端子 智能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接线端子智能比对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根据项目管理需求获取电力设备二次控制回路接线设计图纸,根据各个设计屏柜的接线设计图纸得到对应的二次接线设计排序数据并按照对应编号存储于数据库,响应于接线端子比对请求,接收并处理现场屏柜实际接线图片得到对应的二次接线实际排序数据后,根据其现场屏柜编号遍历数据库中的二次接线设计排序数据,查找得到待对比二次接线设计排序数据,并将二次接线实际排序数据与对应的待对比二次接线设计排序数据进行比对,得到核对结果的方法,实现接线端子的智能比对,有效解放人力,降低错误排查成本,提升项目电力设备施工效率,进而为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线端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OCR文本识别的接线端子智能比对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是一段封在绝缘塑料里面的金属片,且两端设有可以插入导线的孔,通过螺丝紧固或松开方式实现导线间的连接或断开的电气连接的配件产品,为电力设备搭建提供便利。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和工业控制相应要求的逐步提高,适合大量导线互联的接线端子在电力行业得以广泛应用,那么,接线端子使用是否按照项目设计标准连接,就成为直接影响电力设备正常运作的关键因素,即确保实际电力设备所用接线端子的接线完全正确成为相关施工项目管理的必要工作。
现有对电力设备所用接线端子的接线错误进行排查的方式还停留在人工比对筛查阶段,如相关人员使用项目设计接线柜图纸与现场屏柜的接线进行一一比对,以排查施工接线错误。虽然通过人工排查可以确保电力设备所有接线端子的接线准确无误,但实际项目施工场景包括多个接线屏柜,每个接线屏柜上有很多接线端子,一一人工排查,无疑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将实际接线端子的接线方式与项目设计标准进行自动化比对的接线端子智能比对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智能比对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采用OCR文本识别和图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项目接线设计图纸和现场屏柜实际接线图片进行接线排序数据的提取,再基于项目接线设计图纸和现场屏柜实际接线图片对应的接线排序数据进行错误排查,实现对接线端子的自动化智能比对,有效解决现有接线端子比对方法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解放人力,降低错误排查成本,提升项目电力设备施工效率,进而为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智能比对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智能比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项目管理需求,获取电力设备二次控制回路接线设计图纸;所述电力设备二次控制回路接线设计图纸包括多个设计屏柜的接线设计图纸;
根据各个设计屏柜的接线设计图纸,得到对应的二次接线设计排序数据,并将所述二次接线设计排序数据按照各个设计屏柜的对应编号存储于数据库;所述二次接线设计排序数据包括设计屏柜编号、以及设计屏柜内接线端子间的接线映射关系;
响应于接线端子比对请求,接收现场屏柜实际接线图片,并根据所述现场屏柜实际接线图片,得到对应的二次接线实际排序数据;所述二次接线实际排序数据包括现场屏柜编号、以及现场屏柜内接线端子间的接线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现场屏柜编号,遍历所述数据库中的二次接线设计排序数据,查找得到待对比二次接线设计排序数据;所述待对比二次接线设计排序数据的设计屏柜编号与所述现场屏柜编号相同;
将所述二次接线实际排序数据与对应的所述待对比二次接线设计排序数据进行比对,得到核对结果;所述核对结果包括接线无误和接线异常。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二次接线实际排序数据与对应的所述待对比二次接线设计排序数据进行比对,得到核对结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电力工程输变电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电力工程输变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34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