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线端子智能比对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3480.7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4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胡广平;黎春雷;谭健聪;谭晓;陈锦峰;王杰辉;陈健成;陈家成;谈嘉炎;谭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电力工程输变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10/22 | 分类号: | G06V10/22;G06V10/75;G06V10/8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辉 |
地址: | 52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 端子 智能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接线端子智能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项目管理需求,获取电力设备二次控制回路接线设计图纸;所述电力设备二次控制回路接线设计图纸包括多个设计屏柜的接线设计图纸;
根据各个设计屏柜的接线设计图纸,得到对应的二次接线设计排序数据,并将所述二次接线设计排序数据按照各个设计屏柜的对应编号存储于数据库;所述二次接线设计排序数据包括设计屏柜编号、以及设计屏柜内接线端子间的接线映射关系;
响应于接线端子比对请求,接收现场屏柜实际接线图片,并根据所述现场屏柜实际接线图片,得到对应的二次接线实际排序数据;所述二次接线实际排序数据包括现场屏柜编号、以及现场屏柜内接线端子间的接线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现场屏柜编号,遍历所述数据库中的二次接线设计排序数据,查找得到待对比二次接线设计排序数据;所述待对比二次接线设计排序数据的设计屏柜编号与所述现场屏柜编号相同;
将所述二次接线实际排序数据与对应的所述待对比二次接线设计排序数据进行比对,得到核对结果;所述核对结果包括接线无误和接线异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智能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二次接线实际排序数据与对应的所述待对比二次接线设计排序数据进行比对,得到核对结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核对结果是否为接线无误;
若所述核对结果为接线无误,则直接对接线屏柜的二次接线设计排序数据、二次接线实际排序数据和现场屏柜实际接线图片进行结构化数据展示,反之,则对所述二次接线实际排序数据内的异常接线数据进行特殊颜色标注,并将接线屏柜的二次接线设计排序数据、现场屏柜实际接线图片、以及颜色标注后的二次接线实际排序数据进行结构化数据展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智能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个设计屏柜的接线设计图纸,得到对应的二次接线设计排序数据的步骤包括:
对各个设计屏柜的接线设计图纸依次进行灰度化、二值化、Hilditch细化和Sobel算子边缘检测,得到对应的待识别接线设计图像和所述设计屏柜编号;
对所述待识别接线设计图像进行轮廓提取,得到待提取接线设计图像;
通过OCR文字识别,对所述待提取接线设计图像进行端子套管标号识别,得到各个设计屏柜内接线端子间的接线映射关系;所述端子套管标号与所述接线端子一一对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端子智能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识别接线设计图像进行轮廓提取,得到待提取接线设计图像的步骤包括:
分别通过包围盒算法和霍夫变换,对所述待识别接线设计图像进行对应的接线端子轮廓提取和导线轮廓提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智能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现场屏柜实际接线图片,得到对应的二次接线实际排序数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现场屏柜实际接线图片,得到待识别实际接线图像和所述现场屏柜编号;
对所述待识别实际接线图像进行AI物体识别,得到对应的待识别端子套管图像;
将所述待识别端子套管图像进行OCR文字识别,得到各个端子套管对应的接线序号标记;
根据各个端子套管对应的接线序号标记,得到所述现场屏柜内接线端子间的接线映射关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线端子智能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现场屏柜实际接线图片,得到待识别实际接线图像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述现场屏柜实际接线图片中是否存在单张完整接线屏柜图像,若是,则将对应的完整现场屏柜实际接线图片作为所述待识别实际接线图像,反之,则根据所述现场屏柜实际接线图片,获取待拼接现场屏柜图像;
通过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对所述待拼接现场屏柜图像进行特征点匹配融合,得到所述待识别实际接线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电力工程输变电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电力工程输变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348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