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油开采用智能二次增压泵及增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2956.5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6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罗志军;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志军 |
主分类号: | F04B9/113 | 分类号: | F04B9/113;F04B49/22;F04B53/16;E21B4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 开采 智能 二次 增压泵 增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石油注水开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石油开采用智能二次增压泵及增压方法,通过启动增压总泵,经过增压总泵的增压作用将水通过第一四通管和第一支管分别排进两个第二支管内,两个第二支管分别将水排进多个增压分泵内,最后通过多个注水管排出,从而实现注水增压,提高开采效率,通过控制器关闭其他多个石油开采通路上的第二单向阀,同时打开第二四通管,使得其他多个注水管内的水分别排入相对应的第三支管内,多个第三支管内的水通过第二四通管并最终由其中一个第二连通管注入需要增压的注水管内,从而实现众多增压分泵同时对同一通路进行注水增压,实现单通路高压注水开采石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注水开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油开采用智能二次增压泵及增压方法。
背景技术
注水开采是指油田开发过程中,通过专门的注水井将水注入油藏,保持或恢复油层压力,使油藏有很强的驱动力,以提高油藏的开采速度和采收率。注水系统及主要工艺流程为注水泵站→注水管网→配水间→注入井。“单管多井配水流程”是国内油田普遍采用的方式,即:注水泵站内安装一台或多台大排量高压水泵(拖动电机的容量通常为几百千瓦至几兆瓦),集中提供高压水源,泵站打出的高压水通过注水管网分配到多个注水间,再经注水间分配到各个注水井,最终注入地下油藏。在注水系统建设伊始,注水压力是满足各个注水井要求的,但是随着注水年限增长,注水井下会因为很多原因产生阻塞现象,导致个别井出现欠注现象,即注水管网的压力不够高,不再足以注入到井下。欠注现象势必影响石油的开采。随着连年开采,欠注现象会更大范围凸显出来。
现有技术中,利用液压的方法驱动水压增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但是该类装置系统的设计上仍然存在不够简单、系统效率低、能耗大等不足,虽然存在该类节能型装置,但是结构复杂且拆装困难,不易维护,例如公开号为CN111520305B的专利文献中所示装置,同时,石油开采过程中,遇到单一回路受阻压力大时,需要使用多个增压机构对此通路进行增压输水,以此提高开采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石油开采用智能二次增压泵来满足石油开采的增压需求。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油开采用智能二次增压泵,具备开采效率高、提高注水增压效果等优点,解决了开采效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油开采用智能二次增压泵,包括泵站,所述泵站内设有增压总泵和主增压管路,所述增压总泵的周围设有多个增压分泵,多个所述增压分泵之间设有分增压管路,多个所述增压分泵上均连接有与石油开采通路相连通的注水管,所述主增压管路和分增压管路均与多个所述注水管相连通,通过所述主增压管路和分增压管路均对相应的石油开采通路进行注水增压,所述泵站一侧设有液压增压机构,通过所述液压增压机构对石油开采通路进行液压间歇式增压。
优选地,所述主增压管路包含第一支管和两个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四通管,所述第一四通管的一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止回阀、第一泄压阀和第一压力表,所述第一止回阀的另一端与增压总泵相连通,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压力表和第一泄压阀,实时检测所述第一支管内压力,所述增压总泵上设有总进水口和总出水孔。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二支管上均设有第一三通管,通过设置两个所述第一三通管,实现所述第一支管与两个第二支管相互连通,多个所述增压分泵上均开设有分进水口。
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二支管的分别连接有第一连通管和第一连接管,多个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注水管相连通,多个所述第一连通管上均设有第一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分增压管路包含多个第三支管,多个所述第三支管上连接有同一个第二四通管,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四通管,实现多个所述第三支管相互连通,同一位置上的所述第二连通管与所述第三支管上设有同一个第二连接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志军,未经罗志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29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结霜的高效板式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高效油墨印刷设备及印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