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用输电能力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2505.1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3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蔡帜;杨军峰;朱军飞;陈浩;李京;李辉;王正纲;王阳光;刘静;谢哓骞;徐民;黄国栋;戴赛;丁强;崔晖;许丹;韩彬;杨晓楠;胡晨旭;李博;张加力;胡晓静;屈富敏;常江;李哲;张瑞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K9/62;G06N3/04;G06N3/08;H02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巡通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03 | 代理人: | 文骊鹍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用 输电 能力 计算方法 系统 设备 介质 | ||
1.可用输电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待计算的电网节点功率;
将待计算的电网节点功率输入预先训练好的图卷积网络模型计算,获得可用输电能力计算结果;
输出所述可用输电能力计算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输电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训练好的图卷积网络模型通过规范化的邻接矩阵和节点注入功率输入到图卷积网络中进行训练获得;所述节点注入功率通过对采集的电网历史各节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预处理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输电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注入功率具体通过以下步骤获得:将电网历史各节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利用离差标准化法将输入数据映射到[0,1]区间,得到节点注入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输电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图卷积网络包括第一个图卷积层、第二个图卷积层、第三全连接层和第四全连接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用输电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训练好的图卷积网络模型具体通过以下步骤获得:
第一个图卷积层的输入为规范化的邻接矩阵A″和节点注入功率X,第一个图卷积层的输出向量通过下式计算:H(1)=ReLU(A″XW1+b1)
式中,H(1)为第一个图卷积层的输出向量,W1为第一个图卷积层的权重矩阵,b1为第一个图卷积层的偏置向量;
第二个图卷积层的输入为第一个图卷积层的输出向量H(1),第二个图卷积层的输出向量通过下式计算:
H(2)=ReLU(A″H(1)W2+b2)
式中:W2和b2分别为第二个图卷积层的权重矩阵和偏置向量,H(2)为第二个图卷积层的输出向量;
第三全连接层的输入为第二个图卷积层的输出向量,第三全连接层的输出向量通过下式计算:
H(3)=ReLU(H(2)W3+b3)
式中:W3和b3分别为第三全连接层的权重矩阵和偏置向量,H(3)为第三全连接层的输出向量;
第四全连接层的输入为第三全连接层的输出向量,第四全连接层的输出结果通过下式计算:
Y=Sigmoid(H(3)W4+b4)
式中:W4和b4分别为第四全连接层的权重矩阵和偏置向量,H(3)为第三全连接层的输出向量,Y表示输出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输电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规范化的邻接矩阵A″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式中:D为一个对角线矩阵,A′为自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输电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自连接A′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A′=A+I
其中,A为邻接矩阵,I为单位矩阵。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用输电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规范化的邻接矩阵和节点注入功率输入到图卷积网络中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图卷积网络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图卷积网络的输出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距,不断的修正图卷积网络,直至输出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距满足预设的要求,得到训练好的图卷积网络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25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日本追寄蝇种群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裸芯片的堆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