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信号耦合导向的气动压缩康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80111.2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9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任韦燕;李增勇;张明峥;蒲放;张静莎;李文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H9/00 | 分类号: | A61H9/00;G16H20/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董晨楠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信号 耦合 导向 气动 压缩 康复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信号耦合导向的气动压缩康复系统,包括患者生理病理信息采集模块(1)、气动压缩康复治疗处方模块(2)、气动压缩干预治疗模块(3)、康复效果短期评估模块(4)、康复效果长期评估模块(5)以及反馈模块(6);所述反馈模块(6)位于康复效果长期评估模块(5)和气动压缩康复治疗处方模块(2)之间。本发明从多信号耦合评估、短期和长期康复效果评估的角度出发,来更清晰精准的评估气动压缩疗法的康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动压缩治疗装置,特别是一种基于多信号耦合导向的气动压缩康复系统。
背景技术
脑卒中是全球致死、致残的重要病因,终生发病率高达39.9%,给患者及其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脑部和肢体循环功能对脑卒中患者亚急性期与恢复期的康复效果有着重要作用。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脑部和肢体血液循环能力对于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康复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气动压缩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无创性物理疗法,通过对肢体施加外部空气波压缩,替代肌肉泵作用,被动压迫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目前临床上,气动压缩治疗也被用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缓解肢体水肿和肌肉萎缩。然而,临床上气动压缩康复治疗的处方开具通常依据临床医生和康复技师的经验,气动压缩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身体健康水平的康复效果也不明确。因此,现有的技术存在着气动压缩治疗效果评估手段单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信号耦合导向的气动压缩康复系统。本发明具有气动压缩治疗效果评估手段多样化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于多信号耦合导向的气动压缩康复系统,包括患者生理病理信息采集模块、气动压缩康复治疗处方模块、气动压缩干预治疗模块、康复效果短期评估模块、康复效果长期评估模块以及反馈模块;所述反馈模块位于康复效果长期评估模块和气动压缩康复治疗处方模块之间。
前述的基于多信号耦合导向的气动压缩康复系统中,患者生理病理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既往史、禁忌症、患病类型、血管病变特征和血流动力学特征以及肢体软组织力传导能力。
前述的基于多信号耦合导向的气动压缩康复系统中,气动压缩康复治疗处方模块将医生根据患者生理病理信息采集评估模块采集到信息所开具的气动压缩康复治疗处方进行录入与保存。
前述的基于多信号耦合导向的气动压缩康复系统中,气动压缩干预治疗模块根据气动压缩康复治疗处方控制气动压缩治疗设备对患者的目标病症进行康复治疗;气动压缩治疗设备的治疗参数包括气动压缩压力、气动压缩充放气及保持时间、气动压缩频率、气动压缩模式和气动压缩部位。
前述的基于多信号耦合导向的气动压缩康复系统中,康复效果短期评估模块对患者接受单次气动压缩干预治疗前和过程中的短期脑循环指标与短期外周循环指标进行对比。
前述的基于多信号耦合导向的气动压缩康复系统中,短期脑循环指标包括各脑区激活程度、激活模式,各脑区功能连接、效应连接,左右脑区侧偏性;短期外周循环指标包括短期外周微循环指标和短期外周大循环指标;短期外周微循环指标包括微血管灌注量、血细胞聚集程度、流速,多频段生理调控活动;短期外周大循环指标包括目标动脉的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末期速度、平均速度以及目标动脉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
前述的基于多信号耦合导向的气动压缩康复系统中,所述康复效果长期评估模块将患者接受多疗程气动压缩干预治疗前和后的长期脑循环指标、长期外周循环指标、水肿与深静脉血栓指标、运动功能指标以及肌肉功能指标进行对比。
前述的基于多信号耦合导向的气动压缩康复系统中,长期脑循环指标包括各脑区激活程度、激活模式,各脑区功能连接、效应连接,左右脑区侧偏性,脑血流自调节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未经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01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