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质自洁净声屏障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77905.3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93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冯守中;周龙;高巍;冒卫星;刘先玲;杜存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益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23/06;C08L25/06;C08K3/26;C08K3/22;C08K3/34;C08K3/38;C08J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胜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190 | 代理人: | 罗伟伟 |
地址: | 239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洁净 屏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声屏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质自洁净声屏障板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屏障板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高分子树脂30‑70份、重钙粉30‑70份、钛白粉2‑8份、纳米二氧化钛2‑5份、麦饭石3‑15份、电气石粉2‑10份、外滑剂0.3‑1份,内滑剂0.3‑1份,稳定剂1‑5份,调节剂1‑20份,吸热型发泡剂0.1‑2份,散热型发泡剂0.1‑2份,本发明的屏障板结构简单、质量轻、安装方便、耐沾自洁、吸声效果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屏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质自洁净声屏障板。
背景技术
声屏障技术是一种降低噪音的技术手段,尤其是在铁路、公路、桥梁方面,为降低噪声对周边环境及人居生活带来的干扰,现已涌现多种多样的声屏障技术产品。目前声屏障主要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金属类主要是铝板或镀锌板作为保护结构,内部填装岩棉、纤维、玻璃棉等吸音材料,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2011233755.8,名称为“一种包含折板扣合式金属屏障板的声屏障系统”;专利申请号为201921116933.1,名称为“高速铁路声屏障金属复合双面吸隔声板”。
上述材料虽然质量轻安装方便,但存在且成本高、纤维吸水降低隔音效果、抗风压差等问题而限制了其应用。非金属类主要有以混凝土为吸声主体,做成箱体结构或者预应混凝土做成空腔背板,中间再填入岩棉、纤维、玻璃棉等吸声材料,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220730103.4、名称为“预应力混凝土肋板式声屏障板”;还有一种以超高性能混凝土与陶瓷或陶砂复合的声屏障板,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510133127.5、名称为“铁路插板式超高强混凝土-微孔陶瓷复合声屏障板”,专利申请号为201710160780.X、名称为“一种高强韧性低粘度改性ECC混凝土声屏障板及其制备方法”,该类声屏障板具备高强度、韧性高、耐久性高、抗风压等优点,但存在自重大、生产成本及能耗高、循环性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质自洁净声屏障板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声屏障板自重大、安装繁琐、循环经济性差、不耐沾污等问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质自洁净声屏障板,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高分子树脂30-70份、重钙粉30-70份、钛白粉2-8份、纳米二氧化钛2-5份、麦饭石3-15份、电气石粉2-10份、外滑剂0.3-1份,内滑剂0.3-1份,稳定剂1-5份,调节剂1-20份,吸热型发泡剂0.1-2份,散热型发泡剂0.1-2份。
优选地,所述高分子树脂为PVC聚氯乙烯、PE聚乙烯、ESP聚苯乙烯中一种或几种;
所述重钙规格为800-1500目,所述钛白粉为金红石型且规格为800~1200目,所述纳米二氧化钛规格30-100nm,所述麦饭石直径为15-50nm,所述电气石粉规格为40-100nm;所述外滑剂为PE蜡或OPE蜡,所述内滑剂为脂肪酸酯、脂肪醇、多元醇偏脂肪酸复合酯中一种或几种,所述稳定剂为硬脂酸锌、硬脂酸钙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吸热型发泡剂为亚硝基盐衍生物、碳酸盐混合物中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所述散热型发泡剂为偶氮二酰胺,所述调节剂为美国罗门哈斯K-400P。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轻质自洁净声屏障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高分子树脂、稳定剂、内滑剂、加工助剂、其他填料和外滑剂按照比例顺序倒入热混合机中控制温度在100-140℃混合5-10min,随后立即转入冷混合机在35-70℃混合5-10min后放出,再转入140-200℃的双锥螺杆共挤设备,通过分配器模头挤压赋形,冷却定型制得。
优选地,所述轻质自洁净声屏障板两边薄层厚度1-2mm,中心夹层厚度15-18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益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益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79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药用快速干燥机
- 下一篇:食谱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