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安全评估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71064.5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7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业;王丽芳;廖承林;张呈忠;张志刚;张文杰;刘阳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392;G01M17/007;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韩雪梅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安全 评估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安全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分别对电池系统、充电系统以及供电系统进行安全评估;根据电池系统的安全评估值、充电系统的安全评估值以及供电系统的安全评估值构建安全矩阵;根据安全矩阵进行电池系统的安全评估值和充电系统的安全评估值的数据融合;根据安全矩阵、数据融合结果以及供电系统的安全评估值进行数据融合,确定电动汽车安全评估值。本发明能够实现电池、充电与供电一体化安全评估,实现故障的归一化处理,从电动汽车电池方面、充电设备方面和供电系统三个角度抑制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安全评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安全评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汽车取得了迅猛发展,由此带来了迅速增长的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根据近些年国内发生的电动汽车起火事故中调查中发现,起源于电动汽车充电时发生故障占比高达30%以上。电动汽车的充电过程与动力电池、充电设备、配电网运行状态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电池的充电过程与充电设备、配电网运行状态互相耦合,因为大量电动车进行充电需要大量的配电网能量,势必会增大配电网的用电负荷峰谷差,给电力系统发电、输电以及配电环节提出更大的压力。同时,电动汽车充电时,会产生大量谐波电流和谐波电压,对公用配电网是一种污染,它使用电设备所处的环境恶化,也给周围的通信系统和公用配电网带来危害。配电网、充电设备的状态也会影响充电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电池的充电过程。因此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充电设备、供电系统进行一体化安全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于电池、充电与供电一体化的安全评估很少,主要原因在于一体化安全评估同时涉及到多个领域,所研究系统规模非常大,难以直接开展相应工作。目前国内外更多的是单独对电动汽车电池系统、充电设备和配电网供电系统进行的安全评估,且安全评估依赖电池管理系统或者大数据云平台,主要安全评估方法集中于电池放电阶段,而在充电阶段电池管理系统只负责上传电量,缺乏实际意义的安全评估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安全评估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电池、充电与供电一体化安全评估,实现故障的归一化处理,从电动汽车电池方面、充电设备方面和供电系统三个角度抑制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电动汽车安全评估方法,包括:
分别对电池系统、充电系统以及供电系统进行安全评估;
根据电池系统的安全评估值、充电系统的安全评估值以及供电系统的安全评估值构建安全矩阵;
根据安全矩阵进行电池系统的安全评估值和充电系统的安全评估值的数据融合;
根据安全矩阵、数据融合结果以及供电系统的安全评估值进行数据融合,确定电动汽车安全评估值。
可选地,所述分别对电池系统、充电系统以及供电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具体包括:
获取电池系统中评价指标;所述评价指标包括:动力电池组、高电压回路、传感器、通信、风扇和充电机;
根据评价指标的电池运行历史数据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判断矩阵;所述评价指标权重的判断矩阵包括:不同权威程度的专家组每一评价指标根据电池运行历史数据确定相应的权重序列;
将所述评价指标权重的判断矩阵中每一评价指标的最大权重确定为参考序列,并根据参考序列和评价指标权重的判断矩阵确定每一评价指标的权重;
将每一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并根据每一指标归一后的权重确定电池系统的安全评估值。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评价指标权重的判断矩阵中每一评价指标的最大权重确定为参考序列,并根据参考序列和评价指标权重的判断矩阵确定每一评价指标的权重,具体包括:
确定参考序列与评价指标权重的判断矩阵中对应的权重序列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10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