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少样本故障诊断的具有自适应学习率的元学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67075.6 | 申请日: | 2022-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8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林焱辉;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N20/00 | 分类号: | G06N20/00;G06K9/62;G06F30/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韩燕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样本 故障诊断 具有 自适应 学习 学习方法 | ||
1.一种用于少样本故障诊断的具有自适应学习率的元学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分为元训练和精调两个阶段,基于MAML框架对用于元训练和精调的两种学习率采用自适应学习率,并且改进了元训练和精调的损失函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辅助任务目标任务外循环迭代次数J、内循环迭代次数P、内循环中子任务的参数更新次数Γ、以及精调的更新次数E;
S2,将模型参数随机初始化为θ0,设定第一循环变量j=1;设定第二循环变量e=1;
S3,设定第三循环变量μ=1;
S4,从辅助任务Tμ中随机采样和和形成一个子任务,对此子任务计算得到经过Γ次参数更新后的参数
S5,根据计算中样本的交叉熵损失
S6,μ=μ+1,判断μ是否大于P,是则执行步骤S7,否则返回步骤S4;
S7,计算特征间多核最大均值差异用来衡量模型的泛化能力;
S8,更新模型参数,将模型参数由θj-1更新为θj,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8.1计算自适应外循环学习率βj,公式如下:
其中,a1,b1,g1,a2,b2和g2是超参数,δj是模型泛化能力的变化率;超参数a1,b1,g1,a2,b2和g2根据传统MAML的预实验确定;
模型泛化能力的变化率δj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δj是模型泛化能力的变化率,i为正整数,是模型的特征间多核最大均值差异;是模型的特征间多核最大均值差异;
S8.2,计算用于外循环优化的损失函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是健康状态的数量,c为正整数,表示第c种健康状态;
S8.3,将模型参数由θj-1更新为θj:
其中,θj和θj-1分别为第j次和第j-1次外循环的模型参数,βj为自适应外循环学习率,表示对θj-1的梯度;
S9,j=j+1,判断j是否大于J;是则执行步骤S10;否则返回步骤S3继续进行外循环;
S10,计算指标LDe-1来衡量模型的性能,
S11,计算自适应的精调学习率ηe;
首先将ηe初始化为学习率的最大值,然后根据ΔLDe来调整ηe,ΔLDe是LDe的相对变化率,自适应的精调学习率ηe计算如下:
其中,l是一个超参数,其取值根据在学习率为固定值的预实验中ΔLDe的取值情况来决定,使ηe在常用值范围内变化,ΔLDe是LDe的相对变化率,用于调整精调的学习率,计算公式如下:
S12,计算精调损失函数
其中,θ′是全连接层的权重参数,山是正则化项的权重,其取值根据在损失函数中没有正则化项的预实验中∑θ′|θ′|的取值决定,其中损失函数为:
其中,表示经过e-1次精调的模型参数,Ttg表示目标任务,xi是Ttg中第i个样本的输入数据,yi是相应的标签;表示xi输入模型后获得的输出;
S13,用现有Adam算法更新到包括:
计算对的梯度,然后计算梯度的一阶矩估计和二阶矩估计,并根据矩估计计算适应性学习步长,减去梯度和适应性学习步长以及ηe的乘积,从而得到
S14,e=e+1,判断e是否大于E,是则得到用于目标任务故障诊断的模型并结束,否则返回步骤S10;
在总共E次精调更新后,便获得用于目标任务故障诊断的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707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