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孔机器人用智能可暴露吸引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64027.1 | 申请日: | 202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4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朱清毅;魏勇;沈露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B34/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华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8 | 代理人: | 李超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孔 机器人 智能 暴露 吸引 | ||
本发明涉及吸引机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孔机器人用智能可暴露吸引器,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内侧插装有内管,所述内管前端延伸至外管的前方,所述外管的前端处设置有驱使内管拐弯的转动机构,所述外管的前端端口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爪,若干个所述爪通过设置在后端的驱动机构来使其前端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所述内管朝向后方延伸并在后端端口处设置抽吸部,本发明可以灵活运用在腹腔通道狭小空间内,方便调节吸引的角度,不会受到周围内脏脂肪的阻碍,带来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引机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孔机器人用智能可暴露吸引器。
背景技术
吸引器用来用来吸引患者腹腔内部的积液,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软质管进行吸引,但存在弊端,由于腹腔通道狭小,不易调节吸引的角度,甚至有些地方够不着;其次,周围内脏脂肪会阻碍吸引的进行,带来弊端,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单孔机器人用智能可暴露吸引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单孔机器人用智能可暴露吸引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单孔机器人用智能可暴露吸引器,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内侧插装有内管,所述内管前端延伸至外管的前方,所述外管的前端处设置有驱使内管拐弯的转动机构,所述外管的前端端口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爪,若干个所述爪通过设置在后端的驱动机构来使其前端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所述内管朝向后方延伸并在后端端口处设置抽吸部。
优选的,所述内管为软质橡胶材质,所述外管为塑料材质。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开设在外管端口的凹槽,所述爪的后端边沿上通过转轴与凹槽内壁转动配合,所述凹槽底面设置有顶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顶动机构包括固定嵌入安装在凹槽内壁的第一伸缩缸,所述第一伸缩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两侧延伸出滑杆,所述爪的外表面开设有T型槽,所述滑块与滑杆滑动卡入T型槽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套装在内管外表面靠近前端的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下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铁丝,所述铁丝滑动穿过外管的内部且后端处连接第二伸缩缸,所述第二伸缩缸固定嵌入在外管的内部靠近后端处。
优选的,所述抽吸部包括固定连接在外管后端的固定块,所述内管穿过固定块的内侧且端口连接抽吸泵的抽吸端,所述抽吸泵嵌入安装固定块的内侧,所述抽吸泵的排出端位于固定块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的外表面嵌入安装有控制开关与蓄电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外管的前端接触抽吸位置时,通过控制第一伸缩缸伸长,使得滑块与滑杆上移,从而使得爪被顶动,T型槽保障了滑块与滑杆可以相对的在内侧滑动,避免发生卡死问题,进而使得若干的爪的前端相互远离,即起到了拨开脂肪的目的,因为内脏里面空隙很小,撑开后形成空间,积液就会汇聚在形成空间内,之后将内管前端对准空间中的积液进行抽吸,通过第二伸缩缸伸缩,拉拽或者推动铁丝,在铰链的配合下,进而使得转动套转动,从而将内管的前端角度改变,以适应伸入进行抽吸,可以灵活运用在腹腔通道狭小空间内,方便调节吸引的角度,不会受到周围内脏脂肪的阻碍,带来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单孔机器人用智能可暴露吸引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单孔机器人用智能可暴露吸引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单孔机器人用智能可暴露吸引器的外管前端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单孔机器人用智能可暴露吸引器的外管后端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单孔机器人用智能可暴露吸引器的驱动机构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40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