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医疗教学用听诊记录仪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61933.6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4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吉海燕;刘建云;杨青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海燕 |
主分类号: | A61B7/02 | 分类号: | A61B7/02;A61B7/04;F16F15/04;G09B5/04;H05B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李祥旗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移动 终端 医疗 教学 听诊 记录仪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医疗教学用听诊记录仪,包括:耳挂,所述耳挂的下端套接有耳塞,所述耳挂的上端连接有三叉管,所述三叉管的上端连接有导音胶管;听诊头,连接于所述导音胶管的上端,所述听诊头的外侧包裹有保护盒,所述保护盒包括有拾音共享盒和恒温预热盒;套管,设置于所述拾音共享盒的下方,所述套管的左右两侧均转动安装有支架。本发明设置拾音共享盒与恒温预热盒相互拼接形成保护盒,将听诊头夹在其中,不仅可以对听诊头进行很好的防护,同时拾音共享盒可以拾取听诊头所听取的音频,通过蓝牙连接的方式,在蓝牙耳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之中实现共享,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实时听诊教学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医疗教学用听诊记录仪。
背景技术
听诊器是内外妇儿医师最常用的诊断用具,是医师的标志,现代医学即始于听诊器的发明。听诊器应用于临床以来,外形及传音方式有不断的改进,但其基本结构变化不大,主要由拾音部分,传导部分及听音部分组成。目前市场上的听诊器在使用时不便于共享音频,不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教学,且现有的听诊器的听诊头金属表面温度低,病人皮肤接触会产生低温刺感,引起病人的不适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实用性更高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医疗教学用听诊记录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医疗教学用听诊记录仪,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听诊器在使用时不便于共享音频,不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教学,且现有的听诊器的听诊头金属表面温度低,病人皮肤接触会产生低温刺感,引起病人的不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医疗教学用听诊记录仪,包括:
耳挂,所述耳挂的下端套接有耳塞,所述耳挂的上端连接有三叉管,所述三叉管的上端连接有导音胶管;
听诊头,连接于所述导音胶管的上端,所述听诊头的外侧包裹有保护盒,所述保护盒包括有拾音共享盒和恒温预热盒;
套管,设置于所述拾音共享盒的下方,且所述套管套接在所述导音胶管的外侧,所述套管的左右两侧均转动安装有支架,所述拾音共享盒的外表面中间位置镶嵌有显示屏一,所述显示屏一的下方安装有调节按键组件一;
显示屏二,镶嵌于所述恒温预热盒的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显示屏二的下方安装有调节按键组件二。
优选的,所述拾音共享盒还包括有:
减震填充层一,其安装在所述拾音共享盒的内侧;
处理器一,其安装在所述减震填充层一的中间位置;
保温层一,其连接在所述减震填充层一的内侧;
夹套,其安装在所述保温层一的内侧;
拾音模块,其镶嵌在所述夹套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拾音共享盒还包括有;
磁块一,其对称安装在所述拾音共享盒的外表面四角;
凸球,其固定在所述减震填充层一的内表面四角。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一还包括有供电模块、蓝牙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声音存储模块,且供电模块、蓝牙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声音存储模块之间均为电性连接,并且蓝牙模块与移动终端设备信号连接,同时中央处理模块与所述显示屏一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恒温预热盒还包括有:
减震填充层二,其安装在所述恒温预热盒的内侧;
处理器二,其安装在所述减震填充层二的中间位置;
保温层二,其连接在所述减震填充层二的内侧;
加热圈,其安装在所述保温层二的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海燕,未经吉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19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