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能系统及其拉弧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9414.6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4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耿后来;曹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陈颖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及其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系统及其拉弧处理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该储能系统中各DC/DC变换器所对应的电弧特征信号,判断各DC/DC变换器的功率传输支路是否出现直流电弧;若存在至少一个功率传输支路出现直流电弧,则控制对应DC/DC变换器的功率下降至预设范围内,并控制其他DC/DC变换器分别以相应的预设功率运行;进而避免了检测出电弧故障时整个储能系统的停机,使储能系统能够继续实现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能系统及其拉弧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储能技术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消除昼夜峰谷差,平滑负荷;也可以平抑可再生能源的出力波动,消除其对电力系统的冲击,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相比于其他储能技术,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Storage System,BESS)具有能量密度高,响应速度快,充放电倍数高,建造环境要求低等优点,因此国内外也有越来越多的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并入电网。
随着电池储能系统在国内外得到普遍应用,其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因此要求其具备直流电弧故障检测功能,以此降低电弧故障引发的火灾风险。然而现有技术一般在检测出电弧故障时,即会控制整个储能系统停机,导致储能系统调度失败,此时,其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作用将会失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系统及其拉弧处理方法,以避免检测出电弧故障时储能系统的失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的拉弧处理方法,所述储能系统包括:一侧并联于直流母线的至少两个DC/DC变换器,以及,所述DC/DC变换器另一侧连接的电池单元;所述拉弧处理方法包括:
根据各所述DC/DC变换器所对应的电弧特征信号,判断各所述DC/DC变换器的功率传输支路是否出现直流电弧;
若存在至少一个所述功率传输支路出现直流电弧,则控制对应所述DC/DC变换器的功率下降至预设范围内,并控制其他所述DC/DC变换器分别以相应的预设功率运行。
可选的,全部所述预设功率之和,为所述储能系统的调度指令功率。
可选的,各所述预设功率均相同。
可选的,各所述预设功率,分别与以下至少一种参数相关:
相应所述电池单元的SOC;
相应所述电池单元的温度;及,
相应所述电池单元的电压。
可选的,若所述储能系统处于放电状态,则各所述预设功率,分别正相关于相应所述电池单元的SOC和/或电压,或者,分别负相关于相应所述电池单元的温度;
若所述储能系统处于充电状态,则各所述预设功率,分别负相关于相应所述电池单元的SOC、电压及温度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在控制对应所述DC/DC变换器的功率下降至预设范围内,并控制其他所述DC/DC变换器分别以相应的预设功率运行之前,还包括:
记录出现直流电弧的所述DC/DC变换器的功率,作为第一功率;
在控制对应所述DC/DC变换器的功率下降至预设范围内,并控制其他所述DC/DC变换器分别以相应的预设功率运行之后,还包括:
第一预设时间之后,控制全部所述DC/DC变换器均恢复至对其进行功率调节之前;
第二预设时间之后,再次记录出现直流电弧的所述DC/DC变换器的功率,作为第二功率;
判断所述第一功率与所述第二功率的绝对值之差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94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