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色鲜食花生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9203.2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3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晶;刘跃全;符明联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傣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9/22 | 分类号: | A23B9/22;A23B9/06;A23B9/10;A23B9/08;A23B9/26;A23B9/20 |
代理公司: | 昆明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11 | 代理人: | 方正巧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经开区***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色 鲜食 花生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色鲜食花生的加工方法,包括采收清理、分级,预处理、消毒杀菌,包装处理和低温贮藏。本发明针对花生鲜果在贮藏过程中易发芽、外部易腐烂、内部易糠心、失水萎蔫等问题,通过密封包装隔绝氧气和二氧化碳,延缓顶芽生长、锁住水分,低温抑制采后生理活性,延长花生鲜果贮藏期,实现在不使用化学添加剂的前提下,贮藏6个月时,保持新鲜程度跟刚采挖时相差无几,可食率≥90%,达到高效、无毒、低成本的花生鲜果保鲜目的。本发明能保留花生本身的色香味,在无花生收货的季节也可品尝到新鲜花生的风味,便于出门携带食用,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能够批量生产,利于后期转运、售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鲜花生加工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色鲜食花生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传统的花生消费一般是晒干榨油或加工(蒸煮、烘烤、制酱)后食用,存在明显的营养易流失、存在潜在的黄曲霉毒素污染、产品易变质等弊端,而花生鲜食则解决了因加工造成的这些问题,具有营养价值高、易吸收、无黄曲霉毒素、绿色天然等突出优势,使花生可完全作为营养绿色食品食用。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善,鲜食花生作为果蔬类特色品种,日益受到城乡居民的欢迎。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鲜食花生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关于鲜食花生的加工方式采用泥沙贮藏或者冷冻贮藏,泥沙贮藏贮藏量小,对泥沙和贮藏空间需求大,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加工;低温冷冻贮藏则需全程冷冻,不利于后期转运、售卖,食用时需先进行解冻处理,较为麻烦繁琐。
因此,研制一种鲜食花生的加工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特色鲜食花生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A、采收清理,把采挖出的花生鲜果清洗干净,挑选出表面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花生鲜果,放置于常温环境下摊晾去除表面水分,并根据花生鲜果大小进行分级;
B、预处理,把步骤A得到的花生鲜果放置于熏蒸室中,以 5~10g/m3的用量密闭烟熏消毒杀菌,熏蒸温度10~25℃,时间0.5~2h,把杀菌处理的花生鲜果放在放于5~15℃干燥环境中,再次通风0.5~2h自然晾干去除表面残留气体和水分,得到预处理花生鲜果;
C、包装处理,把步骤B得到的花生鲜果置于射线或电子束辐照,随后把各层级的花生鲜果分别置于干燥环境中预冷处理,预冷温度为 0℃~5℃,预冷时间为3~4h;再把花生鲜果入袋包装;
D、贮藏,把步骤C得到的花生鲜果放入冷库低温贮藏,贮藏温度为-2℃~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的鲜花生贮藏保鲜的方法无需采用食品防腐剂对鲜花生进行防腐处理,不仅可以避免化学防腐剂的毒性危害,有利于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而且还可以有效地保留花生本身的色相味及其营养成分,解决了传统工艺带来的不便;便于出门携带食用,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能够批量生产,利于后期转运、售卖。
2)本发明针对带花生鲜果在贮藏过程中易发芽、外部易腐烂、内部易糠心、失水萎焉,通过密封包装隔绝氧气和二氧化碳,延缓顶芽生长、锁住水分,低温抑制采后生理活性,使花生鲜果可长时间贮藏,可食率≥90%,新鲜程度跟刚采挖时相差无几,达到高效、低毒、低成本的花生鲜果保鲜目的;
3)本发明能使鲜花生无需全程冷冻保存,就能长期存储保藏,避免化学防腐剂的毒性危害,贮藏时间可由常规保鲜方法的一周延长至几个月以上,花生开袋即食,无需解冻,且风味、口感、色泽等与刚收获时的基本相同,保留花生本身的色香味,对无花生收货的季节也可品尝到新鲜花生的风味,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傣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傣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92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