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线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6546.3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0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廖正勇;陈发心;罗兰;顾文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宝兴电线电缆制造有限公司;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42 | 分类号: | H01B7/42;H01B9/00;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胜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8 | 代理人: | 齐文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线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充电线缆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外护套、第一导热层、至少两根动力线和至少两根冷却管,所述外护套内壁设有所述第一导热层,所述第一导热层包覆于所述动力线和/或所述冷却管外围,所述动力线与所述冷却管相邻设置;或;所述动力线设置于所述冷却管内部;或;所述动力线包覆于所述冷却管外壁。通过在充电线缆内设计网状立体结构的导热层,加速线缆内部与外部、纵向与横向热传递,将动力功率线上产生的热量迅速通过导热层传递到四周,让线缆表面和内部温度尽可能均衡,线缆结构内任意两点的温度差尽可能小,通过导热层增加功率线的冷却点,提高冷却效率,防止线缆表面局部温度过高伤害使用者和线缆过度老化,以提高线缆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电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线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作为近年来新普及的绿色能源交通工具,颇受环保爱护着的青睐。与此同时,电动汽车充电当然也成为电动汽车使用者关注的问题。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电动汽车大功率超级充电线缆必将成为汽车充电系统的重点。
目前,在大功率超级充电系统中,由于提高用户体验,采用轻量化设计,小截面导体通过大截流,并通过液冷系统强制冷却带走热量。电缆中置入了适当的冷却管道,在冷却循环过程中,导致线缆表面及内部温度不均衡,温度差异。
现有大功率充电线缆通过冷却管道带走热量,在整个线缆上各处温度差异比较大,内部中心温度比线皮表面温度高,远离管道的地方比管道附近的温度要高,整个线缆各处温度极不均衡。局部温度高的地方会加速线缆老化,甚至会有伤害到人的风险。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充电线缆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线缆,包括外护套、第一导热层、至少两根动力线和至少两根冷却管,所述外护套内壁设有所述第一导热层,所述第一导热层包覆于所述动力线和/或所述冷却管外围,所述动力线与所述冷却管相邻设置;
或;
所述动力线设置于所述冷却管内部;
或;
所述动力线包覆于所述冷却管外壁。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导热层,所述第二导热层设置于所述动力线和所述冷却管外壁,所述第一导热层包覆于所述动力线和所述冷却管外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热层和所述第二导热层均为网状立体结构的导热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材料为金属带或金属丝。
进一步地,当所述导热材料为金属带时,导热材料包覆于所述外护套内壁形成所述第一导热层,导热材料包覆于所述动力线和所述冷却管外壁形成所述第二导热层;当所述导热材料为金属丝时,导热材料绕设于所述外护套内壁形成所述第一导热层,导热材料绕设于所述动力线和所述冷却管外壁形成所述第二导热层。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充电线缆的线芯间的填充物,所述填充物为导热胶或导热条。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线缆包括外护套、第一导热层、第二导热层、四根动力线和两根冷却管,所述外护套内壁设有所述第一导热层,所述第一导热层包覆于四根所述动力线和两根所述冷却管外围,所述第二导热层分别设置于四根所述动力线和两根所述冷却管外壁,所述动力线与所述冷却管相邻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线缆包括外护套、第一导热层、两根动力线和两根冷却管,所述外护套内壁设有所述第一导热层,所述第一导热层包覆于两根所述动力线和两根所述冷却管外围,所述动力线设置于所述冷却管内部。
一种如上述所述的充电线缆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至少两根导体线和至少两根冷却管一同封装于导热材料内,并将所述导体线作为动力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宝兴电线电缆制造有限公司;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宝兴电线电缆制造有限公司;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65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