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油切换装置、燃油系统和工程机械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5264.1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2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卢志学;汪锋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00 | 分类号: | F02M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建利 |
地址: | 4106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切换 装置 系统 工程机械 | ||
1.一种燃油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切换机构(1),包括:阀体(11)和开关(12);所述阀体(11)设有第一燃油口(111)、第二燃油口(112)和第三燃油口(113),所述第一燃油口(111)用于与发动机连通,所述第二燃油口(112)用于与主油箱连通,所述第三燃油口(113)用于与副油箱连通;所述阀体(11)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燃油口(111)、所述第二燃油口(112)和所述第三燃油口(113)连通的腔体(114),所述开关(12)设置在所述腔体(114)中;
驱动机构(2),与所述开关(12)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开关(12)在所述腔体(114)内移动和/或转动,使所述发动机与所述主油箱和/或所述副油箱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1)内设有多个所述腔体(114);每个所述腔体(114)与其相应的所述第一燃油口(111)、所述第二燃油口(112)、所述第三燃油口(113)连通;每个所述腔体(114)内设有一所述开关(12),所述驱动机构(2)依次与各所述开关(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腔体(114)包括:进油腔体和出油腔体;
所述进油腔体设有与其间隙配合的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在所述进油腔体内移动;所述出油腔体设有与其间隙配合的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在所述出油腔体内移动;所述驱动机构(2)依次与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油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12)为球形阀芯,所述球形阀芯上设有燃油通道,所述燃油通道设有相互连通的三个油口,以使所述驱动机构(2)驱动所述球形阀芯转动的过程中,用于通过所述燃油通道的两个油口将所述发动机与所述主油箱连通,或通过所述燃油通道的两个油口将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副油箱连通,或通过所述燃油通道中的三个油口同时将所述发动机与所述主油箱和所述副油箱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油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切换装置还包括:固定底板(3);所述固定底板(3)设置在所述阀体(11)和所述驱动机构(2)之间,所述阀体(11)通过所述固定底板(3)与所述驱动机构(2)连接,所述驱动机构(2)的控制端穿过所述固定底板(3)与所述开关(1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油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为摆动气缸,包括:气缸本体(21)和摆动杆(22);
所述气缸本体(21)设有转动腔以及与所述转动腔连通的第一进出气口(211)和第二进出气口(212);所述摆动杆(22)与所述开关(12)连接,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转动腔中,将所述转动腔分隔成与所述第一进出气口(211)连通的第一转动腔和与所述第二进出气口(212)连通的第二转动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油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本体(21)包括:支撑环(213)、气动摆缸体(214)和气缸盖板(215);
所述气缸盖板(215)设有与所述支撑环(213)适配的安装槽,所述支撑环(213)沿其轴向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所述气动摆缸体(214)设有空腔,所述气动摆缸体(214)或所述气缸盖板(215)设有所述第一进出气口(211)和所述第二进出气口(212);所述气动摆缸体(214)与所述气缸盖板(215)对接,所述安装槽和所述空腔构造出所述转动腔,所述摆动杆(22)通过所述支撑环(213)沿其轴向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转动腔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油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气缸还包括:转动杆(23);所述摆动杆(22)通过所述转动杆(23)与所述开关(12)连接。
9.一种燃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油箱、副油箱、发动机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油切换装置。
10.一种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油系统或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油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52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