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短基线水声测距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55207.3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52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才;崔庆佳;胡满江;秦晓辉;徐彪;边有钢;秦洪懋;秦兆博;谢国涛;王晓伟;丁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湖南大学无锡智能控制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S5/18 | 分类号: | G01S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赵立军 |
地址: | 41008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短 基线 测距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超短基线水声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获取超短基线定位系统声线的初始掠射角估计值;
步骤2,根据所述初始掠射角估计值与声学基阵高度对应的映射表,实时计算当前有效声速ce;
步骤3,根据所述ce与实测的声线传播时长τ的乘积,获得应答器斜距;
所述映射表通过如下离线方法获得:
步骤21,将目标水域划分成K层恒定深度梯度连接的水层;
步骤22,设定所述声学基阵高度范围[ptz(1),ptz(n)]及声线初始掠射角范围[α0(1),α0(m)],并等间隔采样,形成采样值组合向量:{ptz(i)、α0(j)},ptz(i)表示[ptz(1),ptz(n)]内的第i个等间隔采样值,通过式(3)计算获得;α0(j)表示[α0(1),α0(m)]内的第j个等间隔采样值,通过式(4)计算获得;i|i≤n,i∈N*,j|j≤m,j∈N*,N*表示正整数集合;
步骤23,利用下式(5)计算声线长度:
其中,x(i,j)和r(i,j)分别表示ptz(i)和α0(j)对应的应答器水平距离和声线长度;prz表示应答器的高度;
步骤24,利用下式(6)求解声线传播时长;
其中,τ(i,j)表示声学基阵高度为ptz(i)、声线初始掠射角为α0(j)时的声线传播时长;αk为第k水层的声线掠射角;gk为第k水层的声速梯度,c(zk)和c(zk+1)分别为深度zk和zk+1下的声速;
步骤25,利用下式(7)求解等效声速ce(i,j):
步骤26,遍历所述步骤22获得所有采样值组合向量,并返回所述步骤23,将采样值组合向量与其相应的等效声速建立成所述映射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短基线水声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初始掠射角估计值的获取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11,设置应答器的深度prz、初始掠射角范围[α0(1),α0(m)]和搜索停止阈值τt以及载入声速剖面c(z),将目标水域划分成K层恒定深度梯度连接的水层;
步骤12,根据初始掠射角范围,获取初始掠射角α0;
步骤13,根据所述α0,确定划分好的第k水层的声线掠射角αk,并利用下式(1)计算声线传播时长τ′;
其中,gk为由式(2)描述的第k水层的声速梯度,c(zk)和c(zk+1)分别为深度zk和zk+1下的声速;
步骤14,对比所述τ′与实际测量到的声线传播时长τ,如果|τ′-τ|τt,则停止搜索,并将当前的α0作为初始掠射角估计值予以输出;否则,更新α0的值,重复步骤12和步骤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短基线水声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4中,更新α0的值的方法具体包括:
如果τ′-τ≤0,则α0:
如果τ′-τ0,则α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湖南大学无锡智能控制研究院,未经湖南大学;湖南大学无锡智能控制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520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