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54363.8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8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兰;满章明;李健伟;任伍星;赵曜;庄亦重;孟雅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2 | 分类号: | B60N2/02;B60N2/72;B62D33/10 |
代理公司: | 湖北竟弘律师事务所 42230 | 代理人: | 沈莉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座椅 自动 调节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及方法,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包括在驾驶室下方设置传感器组件,传感器组件包括多个位移传感器,用于采集驾驶室的姿态数据;控制组件连接传感器组件,用于根据姿态数据处理得到控制信号;支撑组件连接控制组件,支撑组件设置在座椅上,包括多个座椅气袋,用于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每个座椅气袋的气袋鼓起高度。本申请能够通过采集驾驶室下方多个传感器安装点处的位移量得到驾驶室的姿态数据,根据驾驶室姿态调整座椅上设置的多个座椅气袋的气袋鼓起高度以使位于座椅上方的驾乘人员的重心保持在同一水平面,确保对座椅上驾乘人员的支撑力,避免驾乘人员感受到驾驶室的位移,提高驾驶室内座椅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内座椅调节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为手动调节,通过驾乘人员手动操作座椅的机械调节装置,实现座椅姿态调节;另一种为电动调节,驾乘人员通过手动触发电控装置,实现座椅姿态调节。相比于手动调节,自动调节在调节手段上更加先进,调节过程更加平稳可控,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驾乘人员的舒适度,但是与手动调节相类似地,二者均为被动调节方式,即需要驾乘人员手动施加外部控制信号,座椅姿态才能得到调整,且调节过程需要驾乘人员逐步反复调节,直至调整到合适姿态,过程略显繁琐不便,而很多场景下,驾驶员由于感觉调整过程不便,在没有严重影响驾乘舒适感的情况下,选择放弃调节过程,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驾乘体验。
随着汽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在关心车辆的行驶性能以外,越来越重视车辆的舒适度或体验感,智能科技的进步,也让人们对汽车上的智能化操作抱有越来越高的期待。在车内座椅调节方面,人们开始希望从被动调节向主动调节发展转变,即不需要驾乘人员施加直接的外部控制信号,车辆通过主动采集驾乘人员的形体信息,并主动调节座椅至舒适姿态。
公开号为CN205706550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位置自动调节系统,该专利中的技术方案为:当乘客乘坐在后排座椅上的时候,首先通过测距模块测得驾驶员的坐高,然后推算出身高,再由身高推算出腿长信息,进而采集获得乘客的身体形态信息,最终根据乘客的身体形态数据控制对应座椅的姿态,实现座椅姿态主动调节,极大程度地提升了乘客的驾乘舒适度和体验度。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个较大的弊端在于:该系统对乘客的身体形态数据是基于乘客已经落座在后排座椅上,而对于一些后排空间较小,而乘客身形较为魁梧的场合,乘客完全可能需要蜷缩身体才能进入后排空间,再采集数据,实现座椅调节。甚至极端情况下乘客根本无法进入后排空间,无从谈及身形数据的采集,这将严重影响乘客的体验度,无法达到预期的座椅主动调节目的。
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另一个弊端在于:不同驾乘人员的形体信息可能差别巨大,通过调节座椅姿态来适应不同驾乘人员,虽然也能够满足驾乘人员对舒适性的需求,但是对座椅及座椅姿态调节机构的损耗较大,对调节机构的要求较高,相应的调节机构较为复杂。座椅的姿态调节对车内空间的要求也较高,难以适用于小型车辆。现有的座椅姿态调节只考虑驾乘人员的因素,对其他影响座椅舒适性的因素缺乏考虑,对舒适性的提高有限。综合下来这种通过调节座椅姿态来适应不同驾乘人员的方法较为复杂,难以实现,成本较高,对舒适性的提高有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及方法,能够根据驾驶室的姿态灵活调整驾驶室内座椅的支撑组件,从而确保对座椅上驾乘人员的支撑力,避免驾乘人员感受到驾驶室的位移,提高驾驶室内座椅舒适性。为达到以上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包括:
传感器组件,其设置在驾驶室下方,包括多个位移传感器,用于采集驾驶室的姿态数据;
控制组件,其用于根据姿态数据处理得到控制信号;
支撑组件,其设置在座椅上,包括多个座椅气袋,用于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每个座椅气袋的气袋鼓起高度,以使位于座椅上方的驾乘人员的重心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43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前置隔离装置的打磨机
- 下一篇:一种环境应急预警用环境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