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蕉矮化增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2542.8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5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覃柳燕;李朝生;吴启军;郭成林;韦莉萍;田丹丹;陈家慧;李宝深;韦绍龙;何章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广西丰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A01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苏士莹 |
地址: | 530007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蕉 矮化 增产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香蕉矮化增产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具有矮壮功能的药剂对新植蕉或宿根蕉依次进行第一次矮化处理和第二次矮化处理,并限定药剂的施用量,能够控制新植蕉或宿根蕉的营养生长,抑制细胞伸长,实现了香蕉的矮化,提高了香蕉抗风能力及蕉园通透性,增加了香蕉种植密度,使得香蕉的产量提高231.38~322.25kg/亩,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香蕉矮化增产的方法。
背景技术
香蕉(Musa spp)属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属(Musa),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全球近6亿人口的主食,是世界鲜果贸易量最大的水果。我国是世界香蕉生产第2大国,也是世界香蕉消费第1大国,香蕉是我国面对东盟国家进行农业技术交流的主要作物之一,具有重要的国际战略意义。
在我国,倒伏已经成为限制香蕉高产以及稳产的主要原因,引起香蕉倒伏的因素较多,例如密度不当、施肥不当等因素,或者选择的植株品种缺乏抗倒伏能力等。我国绝大部分香蕉种植区域属于香蕉非最适宜种植区,几乎每年都受到台风或强对流造成的大风的影响。香蕉属高杆作物,喜高温怕霜冻,最适生长温度为24~32℃,当温度低于20℃,其生长速度缓慢,低于10℃生长完全被抑制,低于12℃时果实受到寒害,5℃时植株各器官受冻,多雨多台风季节,香蕉已完成孕穗、挂蕾,重心普遍靠上,极易出现折断、倒伏等现象,导致大面积减产甚至失收。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使香蕉抗倒伏,保证其能高效增产的栽培方法,改善我国目前香蕉生产中面临的风害减产问题,实现香蕉高产栽培,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香蕉矮化增产的方法,提高植株抗风能力及蕉园通透性,增加了香蕉种植密度,提高产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香蕉矮化增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优选的,利用具有矮壮功能的药剂对新植蕉或宿根蕉依次进行第一次矮化处理和第二次矮化处理;
当对所述新植蕉进行矮化处理时,所述第一次矮化处理药剂的施用量为0.15g~0.2g/株;所述第二次矮化处理药剂的施用量为0.2g~0.25g/株;
当对所述宿根蕉进行矮化处理时,所述第一次矮化处理药剂的施用量为0.35~0.45g/株;所述第二次矮化处理药剂的施用量为0.35~0.45g/株。
优选的,所述药剂包括烯效唑。
优选的,当对所述新植蕉进行矮化处理时,所述第一次矮化处理和第二次矮化处理的时间间隔为20~25d;所述第一次矮化处理和第二次矮化处理的方式均包括淋施。
优选的,所述第一次矮化处理的时间为新植蕉16~18叶时期。
优选的,当所述宿根蕉为未采收蕉果的宿根蕉时,所述第一次矮化处理和第二次矮化处理的时间间隔为30~40d;所述第一次矮化处理和第二次矮化处理的方式均包括喷施。
优选的,割断所述未采收蕉果的宿根蕉的吸芽2小时后进行所述第一次矮化处理。
优选的,当所述宿根蕉为采收蕉果后留吸芽的宿根蕉时,所述第一次矮化处理和第二次矮化处理的时间间隔为25~30d;所述第一次矮化处理和第二次矮化处理的方式均包括喷施。
优选的,所述吸芽高0.8~1.2m时进行第一次矮化处理。
优选的,所述香蕉的品种包括“桂蕉9号”和“桂蕉1号”。
优选的,还包括,当所述新植蕉第一造香蕉挂果套袋后,在新植蕉一侧保留1~2株健壮吸芽,按照对所述宿根蕉矮化处理的方式进行后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广西丰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广西丰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25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滑遥控器
- 下一篇:运维工单派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