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底泥快速自动挖掘耙头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48875.3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8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夏;张戟;李晟;周滢;童荣彬;周丙浩;张启亮;王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港疏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92 | 分类号: | E02F3/9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唐湾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底 快速 自动 挖掘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泥快速自动挖掘耙头,属于疏浚工程用设备技术领域。一种海底泥快速自动挖掘耙头,包括耙头罩、安装在耙头罩前端的耙齿、安装在耙头罩侧壁的水下减速电机以及安装在水下减速电机输出端且位于耙头罩内腔的传动轴,还包括,第一传动锥齿轮组,等距离套装在传动轴的外壁,用于将传动轴的轴向转动转化为方向可调的径向转动;传动杆,安装在第一传动锥齿轮组的传动端;缓冲调节机构,安装在传动杆的中段,用于调节传动杆与传动轴之间的夹角;本发明对航道岩石底质的预破碎功能,实现了不同凹凸状态下的岩石底质的破碎功能,避免了滚刀破碎深度过深加剧滚刀损坏和破碎深度过浅导致的破碎效果不良引起的耙吸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疏浚工程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底泥快速自动挖掘耙头。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航运业迅速发展,港口与航道等基建工程得到蓬勃发展,使得国内对疏浚船舶的需求日益增长。耙吸挖泥船是疏浚工程中最常用的疏浚船舶,其抗风浪能力强、对航运干扰小、挖深大、输送距离不受限制,适合于深水、远距离作业的填海造地、大型港口航道建设与维护等工程。目前耙吸挖泥船的工作方式是一边航行一边挖泥,在船的两侧各安装一个耙头。挖泥船航行时,带动耙头往前运动,由耙头在水下挖掘土壤,然后通过泥泵的抽吸,沿着泥管把泥浆吸入泥舱,待舱满后再航行至抛泥区域进行抛泥。
随着国内外港口航道逐步拓宽与加深,硬黏土、胶结砂乃至岩石底质的疏浚工程不断增多,针对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大于20MPa的岩土,耙吸挖泥船疏浚能力弱、效率低、能耗高,限制了耙吸挖泥船适用范围,增加了港口航道建设成本。
现有技术中,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628161.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滚刀辅助式耙吸挖泥船耙头,所述耙头包括耙头罩、减速箱、联轴器一、联轴器二、水下电机、转动轴、滚刀和耙齿;所述减速箱、联轴器一、联轴器二、水下电机位于耙头罩的侧方,所述转动轴、滚刀和耙齿位于耙头罩内,所述水下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一与减速箱的输入轴相连,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二与转动轴相连,所述转动轴带动滚刀旋转切削,所述耙齿位于耙头的前端,滚刀位于耙齿后端。本发明采用新型滚刀辅助耙头破岩,弥补了传统耙头破岩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了耙吸挖泥船切削岩石的效率,增大了耙吸挖泥船的适用范围,但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1)该专利采用新型滚刀破坏岩石的整体性,为后续耙齿破岩提供割缝自由面,减小耙齿的挖掘阻力,但由于航道底部岩石底质凹凸不平,该专利中采用的滚刀的切割深度适应性差,导致部分切割深度大的滚刀的磨损率增加,且切割深度小的滚刀岩土破坏性能不良,进而不利于提高航道的疏浚效果;
(2)在对破损滚刀进行更换时拆卸不便,装卸效率低下;
(3)缺乏岩土破碎的前处理装置,增加了滚刀的破碎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由于航道底部岩石底质凹凸不平,该专利中采用的滚刀的切割深度适应性差,导致部分切割深度大的滚刀的磨损率增加,且切割深度小的滚刀岩土破坏性能不良,进而不利于提高航道的疏浚效果;在对破损滚刀进行更换时拆卸不便,装卸效率低下;缺乏岩土破碎的前处理装置,增加了滚刀的破碎难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海底泥快速自动挖掘耙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底泥快速自动挖掘耙头,包括耙头罩、安装在耙头罩前端的耙齿、安装在耙头罩侧壁的水下减速电机以及安装在水下减速电机输出端且位于耙头罩内腔的传动轴,还包括,
第一传动锥齿轮组,等距离套装在传动轴的外壁,用于将传动轴的轴向转动转化为方向可调的径向转动;
传动杆,安装在第一传动锥齿轮组的传动端;
缓冲调节机构,安装在传动杆的中段,用于调节传动杆与传动轴之间的夹角;
第二传动锥齿轮组,连接在传动杆远离第一传动锥齿轮组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港疏浚有限公司,未经中港疏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88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电容铝壳生产用的铝带收卷系统
- 下一篇:卫星遥测压缩编解码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