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发动机系统机油稀释率的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8593.3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2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褚国良;王国栋;高慎勇;李云强;杨永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5/00 | 分类号: | F01M5/00;F01M11/10;F01M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周初冬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发动机 系统 机油 稀释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降低发动机系统机油稀释率的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单元及设置于发动机系统中油气分离器内的智能型加热器;该智能加热器与电子控制单元通信相连;该智能型加热器用于检测油气分离器内的机油温度,并根据电子控制单元下发的控制指令,加热油气分离器内的机油;该电子控制单元用于结合发动机系统运行情况及机油温度数据,向智能型加热器下发控制指令,能够使油气分离器混入机油的柴油挥发,降低机油稀释率,避免机了油稀释率过高,导致机油润滑性及使用寿命下降、换油周期短、长期使用风险高及柴油机性能降低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发动机系统机油稀释率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六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颗粒物捕集器)的主动再生主要包括:采用第七支喷油器的主动再生和采样缸内远后喷再生。中重型柴油机大多采用第七支喷油器的主动再生,而轻型车多采用远后喷再生。
由于采用远后喷再生技术的轻型汽车在运行过程中,部分柴油会附着在气缸壁上,通过气缸壁与活塞之间的间隙混入主油道的机油中,提高了主油道中机油的稀释率,影响机油的润滑性和机油的使用寿命,长期使用会有拉缸的风险,并导致机油的换油周期缩短,影响柴油机的性能。
发明内容
对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降低发动机系统机油稀释率的控制系统及方法,以通过提高油气分离器中机油温度实现机油中混入柴油的挥发,降低机油稀释率,以避免机油稀释率过高,导致机油润滑性及使用寿命下降、换油周期短、长期使用风险高及柴油机性能降低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降低发动机系统机油稀释率的控制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发动机系统中油气分离器内的智能型加热器;所述智能加热器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之间通信相连;
所述智能型加热器用于检测所述油气分离器内的机油温度,并根据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下发的控制指令,加热所述油气分离器内的机油;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用于结合发动机系统运行情况及机油温度数据,向所述智能型加热器下发所述控制指令。
可选地,在上述的降低发动机系统机油稀释率的控制系统中,所述智能型加热器设置于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底部或顶部。
可选地,在上述的降低发动机系统机油稀释率的控制系统中,所述智能型加热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及加热电阻丝;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油气分离器内的机油温度,
所述加热电阻丝用于对所述油气分离器内的机油进行加热。
本申请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降低发动机系统机油稀释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公开的任一项所述的降低机油稀释率的控制系统中的电子控制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发动机系统是否满足机油稀释启动条件;
若判断出所述发动机系统满足所述机油稀释启动条件,则获取所述发动机系统中油气分离器内的机油温度;
判断机油温度是否小于预设温度限值;
若判断出所述机油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温度限值,则控制所述智能型加热器启动加热。
可选地,在上述的降低发动机系统机油稀释率的控制方法中,判断所述发动机系统是否满足机油稀释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发动机系统是否进入远后喷再生模式;
若判断出所述发动机系统进入远后喷再生模式,则判定所述发动机系统满足机油稀释条件;
若判断所述发动机系统未进入远后喷再生模式,则判定所述发动机系统不满足机油稀释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85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