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载终端安全性能监控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2599.X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82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吴飞;谢梦涛;高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R31/58;G01V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姚莹丽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载 终端 安全 性能 监控 方法 装置 系统 设备 介质 | ||
1.一种机载通信终端安全性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先在中射频电缆周围安装多个生物体检测器;各生物体检测器用于检测包含所述中射频电缆的目标区域内是否有生物体;
当工作在安全性能监控模式,判断是否存在生物体信号;
若接收到所述生物体信号,根据采集所述生物体信号的目标生物体检测器对应的检测参数确定检测周期;
根据所述检测周期,通过通信发射机发送检测信号;
根据天线对所述检测信号的响应信息确定所述中射频电缆的损坏程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通信终端安全性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天线对所述检测信号的响应信息确定所述中射频电缆的损坏程度信息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损坏程度信息分别向驾驶员终端和地面系统进行预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载通信终端安全性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损坏程度信息分别向驾驶员终端和地面系统进行预警,包括:
通过解析所述损坏程度信息确定所述中射频电缆为性能退化还是已被损坏;
若所述中射频电缆为性能退化,将所述损坏程度信息通过航电接口传输到驾驶舱显示给驾驶员,并显示一级报警;将所述损坏程度信息通过短报文收发模块传输到地面系统,并显示一级报警;
若所述中射频电缆为已被损坏,将所述损坏程度信息通过航电接口传输到驾驶舱显示给驾驶员,并显示二级报警;将所述损坏程度信息通过飞机空地通信设备传输到地面系统,并显示二级报警;所述二级报警级别高于所述一级告警级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通信终端安全性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工作在安全性能监控模式,判断是否存在生物体信号,包括:
获取轮载信号;
当检测到所述轮载信号无效,则进入安全性能监控模式;
判断是否存在生物体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通信终端安全性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工作在安全性能监控模式,判断是否存在生物体信号,包括:
获取定位输出信息,根据所述定位输出信息确定定位输出速率;
若所述定位输出速率大于等于预设速率阈值,则进入安全性能监控模式;
判断是否存在生物体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机载通信终端安全性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天线对所述检测信号的响应信息确定所述中射频电缆的损坏程度信息,包括:
判断是否收到所述天线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发送的持续所述检测周期的回应信号;
若没有收到所述天线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发送的持续所述检测周期的回应信号,则所述中射频电缆已被损坏;
当接收到所述天线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发送的持续所述检测周期的回应信号,根据所述回应信号与初始标准回应信号计算电缆衰减值;
若所述电缆衰减值大于等于预设最大衰减值,则所述中射频电缆已被损坏;若所述电缆衰减值小于预设最大衰减值,则所述中射频电缆为性能退化。
7.一种机载通信终端安全性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部署模块,用于预先在中射频电缆周围安装多个生物体检测器;各生物体检测器用于检测包含所述中射频电缆的目标区域内是否有生物体;
信号采集模块,用于当工作在安全性能监控模式,判断是否存在生物体信号;
测试信号发送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生物体信号,根据采集所述生物体信号的目标生物体检测器对应的检测参数确定检测周期;根据所述检测周期,通过通信发射机发送检测信号,
损坏检测模块,用于根据天线对所述检测信号的响应信息确定所述中射频电缆的损坏程度信息。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机载通信终端安全性能监控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259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