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33863.3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4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宏开电子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11/02 | 分类号: | F41H11/02;B64D1/0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汤洁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机 搭载 专用 物理 捕捉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捕捉技术领域,是一种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包括发射筒和抓捕网击发装置,抓捕网击发装置位于发射筒内,对应抓捕网击发装置上方位置的发射筒内设有能在释放能量时将抓捕网击发装置发射出去的第一储能装置,激发部上设有能在抓捕网击发装置被发射出发射筒一定距离后释放能量的第二储能装置,分流通道内设有能向外发射的牵引头,外筒内部设有与牵引头连接的抓捕网。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构思巧妙,其可搭载在无人机上使用,对目标无人机捕捉效果好,另外在释放抓捕网时对承载无人机后坐力小,且发射出的抓捕网不会缠绕到承载无人机上,具有使用高效、便捷、安全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捕捉技术领域,是一种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在各个领域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比如应用于航拍、农药喷洒、海面风暴探测等方面,可以说无人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极大的便利,然而在一些禁飞区域(例如机场附近),私自飞行的无人机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在一些不法分子手中,无人机已成为窃取他人隐私、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工具,由于无人机灵活度高,从而不易被捕捉。
目前捕捉无人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中一种是利用电磁波干扰,造成目标无人机工作故障,另一种是利用物体接触目标无人机造成目标无人机工作故障,例如利用抓捕网抓捕无人机。两种无人机捕捉技术均在初步发展过程中,技术不成熟,对无人机捕捉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无人机捕捉装置存在捕捉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包括发射筒和抓捕网击发装置,抓捕网击发装置位于发射筒内,对应抓捕网击发装置上方位置的发射筒内设有能在释放能量时将抓捕网击发装置发射出去的第一储能装置,抓捕网击发装置包括外筒、盖板、激发部、发射座和牵引头,外筒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外筒内部安装有激发部,激发部下部安装有发射座,发射座的中部内侧设有聚能腔,激发部上设有能在抓捕网击发装置被发射出发射筒一定距离后释放能量的第二储能装置,第二储能装置的能量释放口与聚能腔连通,发射座的底部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三个与聚能腔相通的分流通道,分流通道呈向下部外侧倾斜状,分流通道内设有能向外发射的牵引头,外筒内部设有与牵引头连接的抓捕网。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该无人机搭载专用于物理捕捉无人机的装置可还包括储能激发装置,储能激发装置包括升压模块、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远程控制开关和继电器,第一电容器与第一二极管串联后并联在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上,第二电容器与第二二极管串联后通过两条连接导线并联在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上,第一储能装置与远程控制开关串联后并联在第一电容器两端,第二储能装置与继电器常闭触点串联后并联在第二电容器两端,继电器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条连接导线,所述的四条连接导线均包括第一导线部分和第二导线部分,第一导线部分和第二导线部分通过连接头连接在一起,升压模块、第一电容器和远程控制开关均安装于发射筒内,第二电容器和继电器均安装于外筒内,连接头能于抓捕网击发装置被发射出发射筒一定距离后被拉扯断开,第一储能装置和第二储能装置均能在通电后释放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宏开电子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宏开电子系统集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38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薄带材恒张力卷绕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产舒适针织裤的设备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