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善发动机低速进气量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30859.1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3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张宏飞;闫志敏;戈锐;余立轩;王睿;闵运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41/00 | 分类号: | F02D41/00;F02D41/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彭成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善 发动机 低速 气量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善发动机低速进气量的方法及装置,用于48V浅混且采用涡轮增压的整车中,当增压压力不足、发动机进气量低时,开启P0电机,P0电机助力提升增压器转速提升进气量。本发明当发动机运行在低转速工况,增压压力不足,进气量低,控制器检测到进气流量低,则开启P0电机参与助力,提升增压器转速,为发动机燃烧提供补充进气量,最终为发动机燃烧提供足够的空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48V浅混的改善发动机低速进气量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复合增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公开号CN112761776A,公开日2021.05.07,公开了一种复合增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复合增压系统中的控制器,所述复合增压系统还包括发动机、电动增压器以及与所述电动增压器并联的旁通阀;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根据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运行参数,确定所述发动机的目标空燃比;所述当前运行参数包括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转速和当前负荷率;获取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进气压力,并根据所述发动机的目标空燃比,确定所述发动机的目标进气压力;确定所述目标进气压力与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进气压力的差值;根据所述目标进气压力与所述当前进气压力的差值,确定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根据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阈值以及所述差值,向所述旁通阀和所述电动增压器输出控制信号,使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进气压力达到所述目标进气压力。
上述专利还公开了一种复合增压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复合增压系统中的控制器,所述复合增压系统还包括发动机电动增压器以及与所述电动增压器并联的旁通阀;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运行参数,确定所述发动机的目标空燃比;所述当前运行参数包括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转速和当前负荷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进气压力,并根据所述发动机的目标空燃比,确定所述发动机的目标进气压力;差值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进气压力与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进气压力的差值;阈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进气压力与所述当前进气压力的差值,确定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信号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阈值以及所述差值,向所述旁通阀和所述电动增压器输出控制信号,使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进气压力达到所述目标进气压力。
中国专利“高原动力性能提高的柴油发动机”,公开号CN109296447A,公开日2019.02.01,公开了一种高原动力性能提高的柴油发动机。该高原动力性能提高的柴油发动机包括:柴油发动机;发动机进气歧管,其布设在所述柴油发动机的进气侧,该发动机进气歧管的一端分别与柴油发动机的各缸连通;发动机进气总管,其与所述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另一端连通;增压器,其出气端与所述发动机进气总管连接;空气滤清器,其布设在所述增压器的进气端;以及增压装置,其包括:电控打气装置和电控单元,所述电控打气装置的出气端连接在增压器和空气滤清器之间,所述电控打气装置的进气端与空气滤清器连通。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逐步加严,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各大商用车企业都在探寻混合动力汽车的优势研究,目前轻混商用车用发动机的柴油机通常采用涡轮增压器来改善发动机整体进气量,但是,涡轮增压器有其明显局限性,尤其涡轮增压器运行在低转速时,由于涡前排气能量较低,空气量出现明显不足,影响低速扭矩及燃油经济性。
现有技术方案增加进气量的方式需要增加整车额外成本,且对整车布置改动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油经济性好、改动小、成本低的改善发动机低速进气量的方法及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的改善发动机低速进气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48V浅混且采用涡轮增压的整车中,当增压压力不足、发动机进气量低时,开启P0电机,P0电机助力提升增压器转速提升进气量。
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发动机运行状态:发动机转速、扭矩、循环供油量、进气温度、进气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08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