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管泵壳体结构以及导管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8923.2 | 申请日: | 202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5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唐智荣;赵贤忠;薛志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凯利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60/178 | 分类号: | A61M60/178;A61M60/216;A61M60/804;A61M60/806;A61M60/85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尹红敏 |
地址: | 20131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壳体 结构 以及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导管泵壳体结构以及导管泵装置,其中,导管泵壳体结构包括:支撑座;传动组件,包括设于支撑座的旋转轴以及悬设于旋转轴远端的叶轮;泵壳,包括由多根弹性弯曲条围成的卸压部以及与卸压部对接且一体成型的承压部,承压部的近端连接于支撑座,承压部由弹性网状结构围成,以包围叶轮,卸压部的远端和承压部的近端分别设有血液吸入口和血液流出口;弹性覆盖层,覆盖于承压部的网口,以密封形成与血液吸入口和血液流出口连通的第一腔体。本导管泵壳体结构设计巧妙,能够使泵壳与叶轮之间的预设间隙确保在可控范围内,避免机械性溶血和机械故障的发生,同时,能够将导管泵装置在工作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不溶性微粒和热量排出。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属于心脏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管泵壳体结构以及导管泵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具有严重心脏问题的病人的治疗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可植入的导管泵。导管泵是一种可以将血液从心脏泵送至血管中以提供血液动力学支持的心脏辅助装置。当导管泵部署在心脏的左侧时,导管泵从心脏的左心室的血液泵送至主动脉中;当导管泵部署在心脏的右侧时,导管泵从下腔静脉泵送血液,绕过右心房和右心室,并将血液泵送至肺动脉中。
现有的导管泵通常包括泵壳、设置于泵壳内的叶轮、导管或鞘管、以及设置导管或鞘管内部并连接叶轮的柔性驱动轴,柔性驱动轴的近端连接驱动电机,以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叶轮旋转,实现泵血功能。在上述这类导管泵中,叶轮的远端和近端一般均通过轴承元件安装在泵壳内,轴承元件起到支撑和辅助旋转的作用,然后,在驱动电机通过柔性驱动轴驱动叶轮旋转的过程中,叶轮远端的轴承元件旋转产生的不溶性微粒无法排出和回收,导致大量不溶性微粒进入人体,给人体造成伤害。
此外,现有的导管泵中,为了获取更大泵血流量,泵壳和叶轮均能够被压缩和扩张,泵壳和叶轮进入人体前,泵壳和叶轮同时被外力压缩成压缩状态,并通过经皮手术以压缩状态进入人体指定位置,而后,泵壳和叶轮恢复成扩张状态。这种易被压缩的导管泵在介入人体过程中以及在人体内运行过程中,泵壳的外壁极易与人体血管壁接触碰撞,使得泵壳产生径向和轴线的变形,进而改变了泵壳内壁与叶轮外壁之间的预设间隙,甚至会出现叶轮外壁与变形的泵壳内壁接触、剐蹭甚至卡死等不良状况,导致人体出现机械性溶血和血栓等不良后果,更严重者,还可能引起整个导管泵的运行故障,给手术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管泵壳体结构以及导管泵装置,其结构巧妙,能够使泵壳与叶轮之间的预设间隙确保在可控范围内,保证泵壳以及叶轮在介入人体以及在人体内运行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避免机械性溶血和机械故障的发生,同时,能够将导管泵装置在工作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不溶性微粒和热量排出。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管泵壳体结构,包括:
支撑座;
传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支撑座的旋转轴以及悬设于所述旋转轴远端的叶轮;
泵壳,包括由多根弹性弯曲条围成的卸压部以及与所述卸压部对接且一体成型的承压部,所述承压部的近端连接于所述支撑座,所述承压部由弹性网状结构围成,以包围所述叶轮,所述卸压部的远端和所述承压部的近端分别设有血液吸入口和血液流出口;
弹性覆盖层,覆盖于所述承压部的网口,以密封形成与所述血液吸入口和血液流出口连通的第一腔体;
其中,所述泵壳和所述叶轮均被配置为在压缩后可自行展开的结构体。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导管泵壳体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凯利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丰凯利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89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