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底盘管固定支架用的安装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8906.9 | 申请日: | 202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8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周瑜;黄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市金海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领众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300 | 代理人: | 高兰 |
地址: | 44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新能源 汽车底盘 固定 支架 安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底盘管固定支架用的安装板,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其包括底盘支架,所述底盘支架内壁的左右两侧面与两个结构架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底盘支架的上表面与隔板的下表面搭接。该基于新能源汽车底盘管固定支架用的安装板,通过设置底盘支架、上层安装板、隔板和上层安装板,中层护板和弧形板之间出现硬性接触,这种方式能够起到很好的底部温度湿度撞击隔断效果的同时,能够行驶中对内部进行很好的散热效果,同步配合多级缓冲的防护效果,使其在使用时对电池模组具备良好的防护效果,且在撞击时无法出现硬接触的结构,使其极大的降低了底部受损的程度,很好的避免了财产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底盘管固定支架用的安装板。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提倡新能源汽车是为了应付环保和石油危机需要,减少或放弃燃烧传统的汽油或柴油驱动内燃机的现时主流车型,底盘是指汽车上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的组合,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承受发动机动力,保证正常行驶,夏日里地表的烘烤、酸雨的侵袭、沙石路上飞石的撞击,使车的底盘锈蚀斑斑。废气、噪声都会从被腐蚀的洞孔中渗入,随着现在对汽车底盘结构的逐渐重视,并且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传统的纯石油动力的车型底盘结构在使用的需求以及结构的特性上有着极大的不同,新能源汽车更为注重底盘的防护以及相应的分隔效果,以及相应的底盘管固定支架的安装板并无一个良好的防护型结构,使其在面临高防护和高散热之间存在一定的取舍。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底盘管固定支架用的安装板,解决了随着现在对汽车底盘结构的逐渐重视,并且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传统的纯石油动力的车型底盘结构在使用的需求以及结构的特性上有着极大的不同,新能源汽车更为注重底盘的防护以及相应的分隔效果,以及相应的底盘管固定支架的安装板并无一个良好的防护型结构,使其在面临高防护和高散热之间存在一定的取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底盘管固定支架用的安装板,包括底盘支架,所述底盘支架内壁的左右两侧面与两个结构架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底盘支架的上表面与隔板的下表面搭接,所述隔板的下表面与对应两个结构架的上表面搭接,所述底盘支架的的下表面与中层护板的内壁的下表面搭接,所述中层护板左右两侧内壁的下表面均开设有护槽,两个护槽内壁的下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所述中层护板内壁上表面的左右两侧与两个安装件的上表面搭接,两个安装件的下表面与同一个底层护板内壁的下表面焊接,所述中层护板的下表面与底层护板内壁的下表面搭接,所述底层护板的上表面与中层护板内壁的上表面搭接,两个结构架的下表面与同一个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下表面与弧形板内壁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磁块,上下两侧对应若干个第一磁块的相对面磁极方向相同,所述弧形板的下表面与中层护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磁块,上下两侧对应若干个第二磁块的相对面磁极方向相同,所述中层护板的下表面与底层护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三磁块,上下两侧对应若干个第三磁块的相对面磁极方向相同,所述底盘支架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悬架,所述安装件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通过固定的螺帽与安装螺钉螺纹连接,所述安装螺钉滑动在对应的安装孔的内壁,所述安装螺钉内壁的上表面与隔板的上表面搭接,所述隔板的上表面与上层安装板的下表面搭接,所述悬架的下表面与悬挂结构的顶端固定连接,对应两个悬挂结构的底端与同一个轮毂机构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位于正面轮毂结构的表面设置有差速器,所述差速器的上表面设置有驱动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市金海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十堰市金海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89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配件用稳定杆支架
- 下一篇:导管泵壳体结构以及导管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