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筒型浮体可升降式垂荡运动抑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4656.1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8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赵世发;窦培林;袁洪涛;李秀;容学苹;施琦;祁越;李永正;白旭;陈林烽;栗铭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9/10 | 分类号: | B63B39/10;B63B39/00;B63B35/4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金诗琦 |
地址: | 212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筒 型浮体可 升降 式垂荡 运动 抑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筒型浮体可升降式垂荡运动抑制装置,包括浮体、下部垂荡板、升降直齿条、升降圆柱齿轮、上部垂荡板、下部垂荡阻隔板、电路控制系统、运动抑制结构控制系统和上部垂荡阻隔板;浮体与升降直齿条相连,升降直齿条与升降圆柱齿轮相啮合,升降圆柱齿轮同下部垂荡阻隔板与浮体相接触的一侧相连,上部垂荡板能够相对于浮体上下运动,并与上部垂荡阻隔板相连,下部垂荡阻隔板与下部垂荡板相连;运动抑制结构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上部垂荡板、下部垂荡板的升降。本发明上部垂荡板和下部垂荡板能够相对圆筒型浮体上升和下降,实时调整上部垂荡板、下部垂荡板之间的相对位置,达到最佳的垂荡运动抑制效果,提高平台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电装置,具体为一种圆筒型浮体可升降式垂荡运动抑制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中海洋平台受到各种各样的力,在艏摇、横摇、垂荡等方面具有复杂的运动情况。特别是近期开发的圆筒型浮式海洋生产装置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青睐,并且在海洋中的各个方向的运动还是较为剧烈,垂荡运动方面的敏感性广受关注。所以,对圆筒型浮体垂荡运动抑制装置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工程意义的。
申请号为CN201910735648.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半潜式平台垂荡运动的抑制装置。该垂荡抑制机构为设在立柱且与立柱形成一定夹角的可伸展环形垂荡板和电动绞绳机,电动绞绳机上设有钢丝绳与可伸展环形垂荡板连接。具有主动控制功能,通过调整质量体的振动频率,使其振动频率始终保持在半潜式平台结构频率附近。但是,该装置垂荡抑制结构一旦工作后无法排开涉入的海水,导致运动抑制装置的更换困难,而且该装置只是在固定位置安装垂荡运动抑制装置之后往上方增加垂荡板数量及涉水面积,就会导致在工况较为复杂之下增加耗材。
申请号为CN201810882470.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直筒式浮式平台的减动结构,通过水平顶板、水平底板、外环立板和内环立板连接形成箱体,箱体被分为多个水密舱。水平顶板和水平底板中的至少一个从交接处延伸凸出,分别形成顶外边锋和底外边锋;顶外边锋和/或底外边锋上开设或不开设阻尼孔。既增加了附连水的质量,又加大了运动、尤其是垂荡运动的阻尼,最终改善了平台的运动性能。但是,该减动结构只开设或者不开设阻尼孔,且开设阻尼孔后的减动结构无法排出内附连水。该减动结构一旦固定后,无法根据工况进行调节以适应环境达到最佳减动效果,且根据不同的海矿设计不同的减动结构无法实现通用,面临无法更换等问题,增加了设计成本。
申请号为CN201910226922.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干树半潜平台垂荡板与主船体相对运动抑制装置,包括Ⅹ形运动抑制锚索组、锚索导向锁紧装置和能量缓冲装置。Ⅹ型锚索提升装置处采用弹性支座,且Ⅹ型锚索引入平台立柱能量缓冲舱与配重物相连,用于缓冲由于平台下垂荡板运动产生的惯性力,可有效降低锚索和基座结构的冲击力,提高相应构件的疲劳强度和可靠性。但是,该装置为固定装置,一旦安装使用后便难以更换及拆除。需要根据不同的海况进行设计,增加设计成本。
总的来说,目前的运动抑制装置在建造、更换、重用、改装等方面的研究还需要加强。圆筒型浮体的运动抑制装置数量不多,根据海况调整通用型垂荡运动抑制装置有待进一步开发。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海浪环境适应性好的圆筒型浮体可升降式垂荡运动抑制装置。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圆筒型浮体可升降式垂荡运动抑制装置,包括浮体、下部垂荡板、升降直齿条、升降圆柱齿轮、上部垂荡板、下部垂荡阻隔板、电路控制系统、运动抑制结构控制系统和上部垂荡阻隔板;浮体与升降直齿条相连,升降直齿条与升降圆柱齿轮相啮合,升降圆柱齿轮同下部垂荡阻隔板与浮体相接触的一侧相连,上部垂荡板能够相对于浮体上下运动,并与上部垂荡阻隔板相连,下部垂荡阻隔板与下部垂荡板相连;运动抑制结构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上部垂荡板、下部垂荡板的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46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BIM模块管理系统
- 下一篇:自力式负压调节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