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颅脑横断面影像图片排序、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022071.6 | 申请日: | 2022-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7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郑波;辜刚凤;杜潇;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安市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G06T11/00 | 分类号: | G06T11/00;G16H30/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启慧金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99 | 代理人: | 秦万春 |
| 地址: | 625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颅脑 横断面 影像 图片 排序 传输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颅脑横断面影像图片排序、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涉及一种计算机技术领。通过多次针对脑部进行扫描获得的颅脑横断面医学影像图片,从中得到多组清晰图片,然后将图片通过外接矩形的方法,以及测定颅骨内两个标定物间距的方法,对图片进行排序,使图片按脑部断层位置进行排序以利于看诊。本发明各次扫描的图片之间相互补充脑部断层图片,使断层图片连续。各次扫描的图片自动排序,按照图片在脑部生成的位置进行排序,使断层图片之间不错层。按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形成的算法简单,效率高,可以减少占用计算资源,为提高医疗效率提供有利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是颅脑横断面影像图片排序、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卒中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位死亡原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约80%。近年来,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救治方面研究有了一定进展,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急救车从接到患者到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往往担误很长时间,在医疗现场又再做确认、治疗指导性检查,又会担误平均约20分钟时间,而卒中患者最佳的抢救时间总共才4小时,而且越是提前抢救,患者的术后恢复良好情况呈指数级增长。
因检查与监测等技术手段的前移有助于缩短AIS患者获得有效救治方法的时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有技术人员在研究包括有CT装置在内的多种诊断工具的救护车。救护车接到病人后立即开展确诊、入院过程。而指导医生在医院办公室内依据于检查结果(主要是CT影像)对救护车上的患者进行会诊。
然而,救护车行驶过程中,车辆的运动状态不平稳(具有加速、减速、过弯等综合复杂情况),以及停止不移动的救护车上具有工作人员走动、设备振动,引起车辆较大晃动,使救护车上生成的部分CT成像图片的效果并不佳。为此,本申请人提供的中国专利CN112957062A公开的基于5G传输的车载CT成像系统及成像方法,提供了将模糊图片删除,将清晰图片传输到固定服务中心的方法,以减少网络传输的速度的影响。
但是删除模糊图片又会减少脑部断层信息,使脑部断层图片不连续,假如固定服务中心只收到少数几张清晰的图片,就会影响诊断。
另外,在其它一些场景,例如教学场景,或者从数据库中调用以往的图片等,获得的现有的若干排序杂乱的颅脑横断面影像图片,不利于观看。
为此,需要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颅脑横断面影像图片排序方法,以及将医疗车上的图片传输到固定服务器的方法,以及图片处理、传输装置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颅脑横断面影像图片排序的方法,通过具有处理器的计算机装置实现,所述方法步骤为:
S1:导入若干图片;所述图片为人体颅脑横断面医学影像图片,以人体颅脑前额影像一侧为图片上方,人体颅脑后脑影像一侧为图片下方,其余为图片的左侧和右侧;
S2:针对每一张图片,在图片中提取所有白色连通域并找到最大连通域;
S3:将最大连通域的上部中具有两个及以上空缺的图片划分到第二组;其余图片划分到第一组;
S4:针对第一组图片,按最大连通域的外接矩形的面积由小到大进行排序;针对第二组的图片,按尖突点与对应点之间的间距由大到小进行排序;
所述尖突点属于最大连通域的一部分,并且在最大连通域下部位于左右方向居中处,并向图片上方突出;所述对应点为位于尖突点上方并距离尖突点最近的白色连通域;
S5:将第一组图片排在第二组图片前,获得所有图片的最终排序。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图片为如下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安市人民医院,未经雅安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20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