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肠易激综合征具有缓解作用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2058.0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6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艾连中;夏永军;王光强;熊智强;宋馨;张汇;杨昳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23C11/10;C12R1/25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卢泓宇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肠易激 综合征 具有 缓解 作用 植物 杆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肠易激综合征具有缓解作用的植物乳杆菌,其特征在于,该植物乳杆菌为AR495菌株,已在2017年3月2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004。该植物乳杆菌AR495可以减少肠道中类胰蛋白酶含量、减轻肥大细胞的激活、抑制PAR2‑TRPV1受体的激活并恢复神经疼痛阈值,从而有效改善IBS症状,AR495还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稳态,改善菌群失调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货物仓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肠易激综合征具有缓解作用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的肠道功能性疾病,其发病率约为5.8%-17.5%,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已提出的发病机制有肠道动力异常、内脏敏感性异常、感染、脑-肠相互作用、神经免疫机制以及神经免疫内分泌失调机制等。
内脏高敏感(visceralhypersensitivity,VH)是肠易激综合征的重要病理生理发生机制之一,表现为对疼痛刺激的敏感性增高,或对低于疼痛阈值的生理性刺激感到不适,临床上患者可表现为腹痛、腹部不适。最近研究表明,肥大细胞(mastcell,MC)可能参与内脏高敏感的发生。应激状态下,肥大细胞通过脱颗粒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包括类胰蛋白酶,组胺,神经肽和细胞因子等,通过激活邻近的伤害感受性神经纤维,改变初级传入神经元的感觉阈值。
肠道菌群在内脏高敏感的发病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个过程是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的药物治疗可选择较少,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益生菌作为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其抗炎、抗氧化、增强免疫和调节微生态等益生功能已经广泛用于肠道疾病的辅助治疗。而且,益生菌能够用于制备得到相关的食品或保健品,其相对于药物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因此,开发一种能够有效改善IBS的益生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人从黄酒酒糟中分离得到一种新的植物乳杆菌菌株,即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AR495,其已经在2017年04月07日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进行保藏,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004。经过药理活性研究,发明人发现该植物乳杆菌AR495除了具有改善骨质疏松的活性(参见CN108467843A)外,还具有良好的改善IBS的活性。并且,由于植物乳杆菌本身就可以用于进行酸奶发酵,因此,十分适合用于制备具有良好改善IBS性能的酸奶制品。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肠易激综合征具有缓解作用的植物乳杆菌,其特征在于,该植物乳杆菌为AR495菌株,已在2017年3月2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00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植物乳杆菌在制备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的制品中的应用。进一步,该制品为植物酸奶,植物乳杆菌用在植物酸奶的发酵过程中。
发明作用与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植物乳杆菌AR495可以减少肠道中类胰蛋白酶含量、减轻肥大细胞的激活、抑制PAR2-TRPV1受体的激活并恢复神经疼痛阈值,从而有效改善IBS症状。此外,AR495还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稳态,改善菌群失调的情况。所以,AR495能够用于制备改善IBS的食品或保健品。进一步,由于AR495作为植物乳杆菌,本身就是益生菌的一种,因此还可以参照常规益生菌的利用方式,例如用于发酵酸奶,得到含有AR495的酸奶制品,该酸奶制品同样地具有改善IBS症状、改善肠道菌群失调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Wistar大鼠在CRD下的肌电图信号线图。
图2Wistar大鼠在不同CRD下的AWR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大鼠的结肠组织显微照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20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微拉曼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格网箍筋自动上料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