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坑式蜂窝陶瓷烧成窑废气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0168.3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1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孔秋民;孔贵荣;章荣胜;孔亮明;杨乐;陈明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柯瑞特种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16 | 分类号: | F23G5/16;F23G5/44;F23G5/46;F23G5/50;F23G7/07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王云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蜂窝 陶瓷 烧成 废气 净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坑式蜂窝陶瓷烧成窑废气净化装置,包括整体呈地坑式设置于地下的废气净化处理室以及设置于地面上的喷淋塔;所述的废气净化处理室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地下烟道、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第三燃烧室、催化室以及热交换室;所述的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以及第三燃烧室内均相应设置有烧嘴;所述的催化室内相应设置有蜂窝陶瓷催化装置;所述的热交换室内相应设置有管束换热器。本发明的废气净化处理装置整体设置有三个燃烧室以及催化室和热交换室,整体呈地坑式安装于地下,并且通过耐高温的轻质莫来石砖和高铝纤维棉进行保温处理,可有效的节省安装空间及确保良好的保温及密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蜂窝载体烧制用环保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地坑式蜂窝陶瓷烧成窑废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蜂窝陶瓷烧成窑在烧制蜂窝陶瓷时,在半成品烧成时,在350℃半成品烧成时,会有大量的废焦气排出,该部分废气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达到排放环保标准。
而现有技术中多是通过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理,但是现有的一些废气焚烧炉,是进一步利用辅助燃料燃烧所发生热量,再把可燃的有害气体的温度提高到反应温度,从而发生氧化分解。
例如,公开(公告)号:CN206320765U的专利文件中就公开了“一种连续蓄热式VOC有机废气焚烧炉”,包括燃烧室、燃烧器、蓄热体、固定罩以及外框架,通过蜂窝陶瓷吸热升温至800℃左右并逐步开始高温氧化,并设置导向气流和温控设备,适用于VOC有机废气的焚烧处理。
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废气中还是会有一定量的废气不能完全燃烧,处理过的废气中也含有一定量的炭黑及灰尘,能源损耗也很大,随着全球及我国的环保政策不断加强,对废气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林格曼黑度小于1级、颗粒物小于30mg/m3、二氧化硫小于50mg/m3、铅镉镍及其化合物小于0.1等),因此,目前设备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对废气处理的要求。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开发一种能够节约空间,且节能环保的地坑式蜂窝陶瓷烧成窑废气净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地坑式蜂窝陶瓷烧成窑废气净化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坑式蜂窝陶瓷烧成窑废气净化装置,包括整体呈地坑式设置于地下的废气净化处理室以及设置于地面上的喷淋塔;所述的废气净化处理室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地下烟道、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第三燃烧室、催化室以及热交换室;所述的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以及第三燃烧室内均相应设置有烧嘴;所述的催化室内相应设置有蜂窝陶瓷催化装置;所述的热交换室内相应设置有管束换热器。
所述的热交换室的后侧上方还设置有一引风机,该引风机相应与喷淋塔对应连接,可将热交换室内的废气引入至喷淋塔中,该引风机的上端设置有布水器,顶端设置有排气口,且该喷淋塔的下端部还设置有沉淀池,该沉淀池连接安装有循环水泵,该循环水泵又相应与喷淋塔中的布水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废气净化处理室整体通过内层的轻质莫来石铺设堆砌而成,轻质莫来石的外层设置有高铝纤维棉。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三燃烧室的出气端上下侧均相应设置有隔墙,中间设置为出气口,从第三燃烧室出来的废气经过出气口进入到催化室。
进一步地,所述的催化室的进气端还设置有热电偶。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系统,而所述的循环水泵、引风机、热电偶以及三个燃烧室内的烧嘴均相应与控制系统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催化室内的蜂窝陶瓷催化装置设置为通过蜂窝陶瓷催化剂组成的催化剂过滤反应墙,可与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去除有害物质。
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柯瑞特种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柯瑞特种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01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