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规格无取向硅钢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18044.1 | 申请日: | 202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9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潘振东;林媛;张文康;吴昆;赵向东;赵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1D8/12;C21D1/26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赵禛 |
地址: | 030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格 取向 硅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薄规格无取向硅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工钢及其轧制技术领域,解决传统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力学偏低、新型超高强硅钢磁性偏差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薄规格无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转炉冶炼→RH精炼→连铸→加热炉加热→热轧→常化→酸洗→冷轧→退火→涂层,对RH精炼后钢中的化学成分、连铸过程中二冷区铸坯冷却速度、热轧工序中热轧带材的厚度、常化工序的常化速度和常化温度、冷轧工序中首道次及末道次的压下率、退火工序的退火速度和退火温度分别进行限定。本发明使用细晶强化和Si、Mn的固溶强化,产品具备优异的力学和磁性能,可同时用于定转子,可满足当前绝大部分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工钢及其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规格无取向硅钢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工钢是一种功能材料,一直以来被认为电工钢最重要的性能是磁性能,但随着电机行业的蓬勃发展,对电工钢的力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对于大型发电机转子所用的磁轭钢:磁轭作为转子的主体,有悬挂磁极的作用,故转子在旋转过程中对磁轭所用材料的力学有很高的要求,在一些机型上由高强热轧碳钢板替换为了硅钢;
另一方面,对于中大型电机转子:因尺寸较大,旋转过程离心力很大,对转子用的硅钢片也有很高的力学要求。
目前电机发展最火热的当属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这类电机虽属于中小型电机,但目前80%以上的驱动电机是内置式永磁驱动电机,这种电机设计转速日趋超高速化,最高转速已大于2万转/分,且转子结构复杂。转子隔磁桥处的应力集中无法避免,必须使用强度较高的硅钢片。
电机的设计不同,则对硅钢片的力学等级要求不同。无取向硅钢的力学强度在平行于轧制方向表现最低,所以从硅钢材料的使用安全性角度出发,以轧制方向力学强度作为评价无取向硅钢的力学强度指标更为科学。传统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使用高Si、Al合金、高纯净度成分设计,以及高常化温度、高退火温度热处理工艺设计,具备优良的磁性能,但轧制方向屈服强度Rp0.2仅为380~420MPa,强度不足,所以高强度无取向硅钢是当前无取向硅钢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
中国专利一种“Rm≥600MPa的优良磁性能无取向电工钢及其生产方法”(申请号:201310420802.3),公开了主要在常规成分基础上添加Ni来增加固溶强化效果。文献《实验室研制含Ni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也研究了Ni对硅钢磁性和力学的影响。添加Ni元素对硅钢的力学和磁感有明显的好处,但加Ni导致硅钢合金成本高,不具备市场竞争力。
中国专利“一种大型发电机转子用无取向电工钢及生产方法”(申请号:201510652112.X),公开了采用的强化方法为VN析出强化,以及成品残留未再结晶组织的位错强化。细小析出物和位错对磁性能有很大的恶化影响,故该方法虽屈服强度高达600MPa,但磁性能很差,只能用于对磁性要求较低的转子。
中国专利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用无取向硅钢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采用的主要强化方法为未完全再结晶的位错强化。该产品可直接用于电机转子,消应力退火后再应用于电机定子。但实际研究表明,未完全再结晶的产品经消应力退火后磁性能仍然偏差,很难达到电机定子对硅钢磁性的高要求。
中国专利“一种屈服强度≥600MPa高速电机转子用无取向硅钢及生产方法”(申请号:201711245381.X),公开了采用的强化方法主要为成品残留未再结晶组织的位错强化。且相对于C、N含量添加过量Nb,使Nb主要处于固溶状态,以抑制退火再结晶过程。但同样存在成品磁性能很差的不足。
中国专利一种“高速电机用无取向硅钢生产方法”(申请号:201910578952.4),公开了采用成品残留未再结晶组织的位错强化,并使用二次冷轧方法,存在磁性能差、生产工序长、生产成本高的不足。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80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