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程车载式充电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1382.2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8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李茁;孟凡提;吴效威;张雨来;张臻;吕海超;胡占磊;贾甜;曹智慧;杨浩宁;张逸群;王延明;窦亚力;杨祎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J7/00;B60L5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张吉和 |
地址: | 461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 车载 充电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车载式充电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充电机和充电控制模块,所述充电机包括交流输入模块、功率变换模块和直流输出模块,所述交流输入模块、功率变换模块和直流输出模块依次连接,用于将交流输入模块输入的三相交流电源经过功率变换输出直流充电电源,所述充电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交流输入模块、功率变换模块和直流输出模块,用于对所述直流充电电源进行控制。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充电控制模块中设置的各控制功能单元,提高了纯电动模式工程车辆的安全防护等级,同时提高了工程车辆充电机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程车载式充电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严格,工程车辆电动化必定将要成为一个重大的增长趋势。目前,工程车辆纯电动模式的技术相对来说不太成熟,已在现场投入使用的纯电动工程车辆也是寥寥无几,主要是在安全性、可靠性、服务效能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未来的发展重点主要在提高工程车辆纯电动化模式的安全性、可靠性、服务效能和环境适应能力。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大批量出现工程车辆纯电动化,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充电机在工程车辆作业过程中现场环境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从而,工程车辆充电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为了提高工程车辆充电机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增强其可靠性,具有稳定可靠充电性能的工程车辆充电机设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情况,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车载式充电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的功能设计,提高了纯电动模式工程车辆的安全防护等级,同时提高了工程车辆充电机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载式充电控制系统,包括充电机和充电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充电机包括交流输入模块、功率变换模块和直流输出模块;所述充电机设置于柜体内,所述柜体包括柜门;
所述交流输入模块、功率变换模块和直流输出模块依次连接,用于将交流输入模块输入的三相交流电源经过功率变换输出直流充电电源;
所述充电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交流输入模块、功率变换模块和直流输出模块,用于对所述直流充电电源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还包括辅助电源模块,所述辅助电源模块连接所述交流输入模块,用于提供辅助充电电源和充电控制模块的工作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交流输入模块包括交流断路器和交流接触器;所述直流输出模块包括直流输出接触器。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控制模块包括自检单元、急停控制单元、第一类故障处理单元、过热保护单元、开门保护单元、以及接触器触点检测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自检单元,用于在直流输出接触器闭合之前检测直流输出模块的负载端电压,若负载端电压超出阈值范围,则控制该直流输出接触器保持断开,并提示对应的故障代码。
进一步的,所述急停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用户触发的急停控制信号,切断所述交流接触器和所述直流输出接触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类故障处理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第一类故障发生时,切断所述交流断路器;
所述第一类故障包括缺相、过流和短路故障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过热保护单元,用于当所述功率变换模块的温度超过温度阈值时,进行停机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开门保护单元,用于当所述充电机的柜门打开使得充电机的带电部位暴露时,进行停机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器触点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各接触器的触点,当有任何接触器的触点发生粘连时,进行停机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继电源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许继电源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13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