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变速抽蓄并网系统的次同步谐振分析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0912.1 | 申请日: | 202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2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谢欢;辛焕海;马富艺龙;李善颖;刘蔚;严乙桉;吴涛;曹天植;梁浩;李长宇;黄天啸;刘瑛琳;卢文清;王炳辉;辛光明;赵天骐;罗婧;郝婧;徐鹏;史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4 | 分类号: | H02J3/24;H02J3/38;H02J3/32;H02P21/22;H02P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骁毅;崔博 |
地址: | 10004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变速 并网 系统 同步 谐振 分析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针对变速抽蓄并网系统的次同步谐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交流励磁系统转子侧变流器定功率的外环控制方程;
根据所述外环控制方程建立导纳模型并通过所述导纳模型获得等效闭环系统方程;
根据所述等效闭环系统方程获得闭环系统稳定判据表达式并根据所述稳定判据表达式判断是否存在次同步谐振风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变速抽蓄并网系统的次同步谐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外环控制方程建立导纳模型并通过所述导纳模型获得等效闭环系统方程,包括:
根据所述外环控制方程在全局同步坐标系下建立变速抽搐导纳模型和电网导纳模型;
根据所述变速抽搐导纳模型和所述电网导纳模型获得等效闭环系统特征方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对变速抽蓄并网系统的次同步谐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外环控制方程在全局同步坐标系下建立变速抽搐导纳模型和电网导纳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外环控制方程,在全局同步坐标系下建立考虑转子侧变流器定功率外环的变速抽搐导纳模型;
在全局同步坐标系下建立含串联补偿装置的电网导纳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对变速抽蓄并网系统的次同步谐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等效闭环系统方程获得闭环系统稳定判据表达式,包括:
通过坐标变换对所述等效闭环系统方程进行简化,获得简化后的闭环系统特征方程;
根据所述简化后的闭环系统特征方程及经典控制原理获得所述闭环系统稳定判据表达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对变速抽蓄并网系统的次同步谐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稳定判据表达式判断是否存在次同步谐振风险,包括:
将获取的定功率外环控制参数加入所述稳定判据表达式与所述等效闭环系统特征方程获得结果;
判断所述结果是否满足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如果是,则并网系统稳定。
6.一种针对变速抽蓄并网系统的次同步谐振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环控制方程构建单元,用于构建交流励磁系统转子侧变流器定功率的外环控制方程;
等效闭环方程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外环控制方程建立导纳模型并通过所述导纳模型获得等效闭环系统方程;
次同步谐振风险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等效闭环系统方程获得闭环系统稳定判据表达式并根据所述稳定判据表达式判断是否存在次同步谐振风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针对变速抽蓄并网系统的次同步谐振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效闭环方程获取单元包括:
导纳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外环控制方程在全局同步坐标系下建立变速抽搐导纳模型和电网导纳模型;
特征方程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变速抽搐导纳模型和所述电网导纳模型获得等效闭环系统特征方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对变速抽蓄并网系统的次同步谐振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纳模型建立模块包括:
变速抽搐导纳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外环控制方程,在全局同步坐标系下建立考虑转子侧变流器定功率外环的变速抽搐导纳模型;
电网导纳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在全局同步坐标系下建立含串联补偿装置的电网导纳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针对变速抽蓄并网系统的次同步谐振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同步谐振风险判断单元包括:
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简化模块,用于通过坐标变换对所述等效闭环系统方程进行简化,获得简化后的闭环系统特征方程;
稳定判据表达式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简化后的闭环系统特征方程及经典控制原理获得所述闭环系统稳定判据表达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09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灭火装置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扭矩传递器及放丝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