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零速停稳判定方法、装置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0254.6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7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春;石晶;崔俊锋;杨明;陈立华;胡彬;江明;刘岭;刘军;贾云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3/06 | 分类号: | B60L13/06;B61L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张迎新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列车 零速停稳 判定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零速停稳判定方法、装置和系统,利用光纤光栅装置,解决磁浮列车车载测速装置在列车低速运行时速度测量精度不够的问题,通过将光纤光栅装置布置在停车站内,辅助列车车载测速装置实现磁浮列车的零速停稳判定,不需要对现有的列控系统进行调整;且光纤光栅装置能够提供磁浮列车实时、精确的绝对位置信息,从而实现在列车车载测速设备的检测基础上,综合判断列车是否已经达到零速停稳状态。本发明的方法判定结果可靠性相比较于现有的磁浮列车零速停稳判定系统更高,测量出的列车实时定位精度高,实时性好,同时能够满足列车蠕动、跳跃、退行等低速情况下的高精度的测量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浮列车停车制动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零速停稳判定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光纤光栅自问世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光纤传感领域。光纤光栅具有抗电磁干扰、抗腐蚀、电绝缘、高灵敏度和低成本以及和普通光纤的良好的兼容性等优点。由于光纤光栅的谐振波长对应力应变敏感,所以主要通过应力应变的测量实现。光纤光栅是通过外界参量对光纤光栅的中心波长调制来获得传感信息的。因此,传感器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对光源能量和稳定性要求低,适合作精密、精确测量。
光纤光栅技术目前在轨道交通领域有所研究,但并未规模应用:光纤光栅技术的应用研究目前集中在以光纤光栅实现列车计轴。
磁浮列车相对于轮轨列车缺少轮对,因此无法通过轮齿速传监测列车速度。磁浮列车进行列车测速测距通常使用钢轨枕涡流测速装置测速测装置配合雷达测速装置或加速度计。其中涡流测速装置的测量精度主要与涡流测速装置中传感器的数量以及站内铺设的轨枕的密度相关联;并且涡流测速装置的测量速度不连续,需要经过金属轨枕才能得到测量速度值,易受电磁干扰影响。雷达测速装置虽然不易受电磁环境干扰,可不依赖于轮轨直接测量列车实时速度,但是应用实践中显示,在低于5km/h时速下用雷达测速装置进行列车测速,误差较大。
涡流测速装置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对磁浮列车进行列车测速测距),受到工程造价和安装条件的限制,并且钢轨枕涡流测速装置测速测装置在低速时的测量效果较差。为此磁浮列车车载测速设备一般会叠加雷达测速装置,实现对速度测量的校准,但雷达测速装置在低速时的效果也不令人满意。同时由于列车车载测速装置的测速误差,列车车载测速设备不能精确判断列车是否已为零速,对于列车车门的控制也会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零速停稳判定方法、装置和系统,将光纤光栅应用于磁浮列车的停车过程中的零速停稳状态判断,能够提高磁浮列车的定位的精度。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零速停稳判定方法,包括下面步骤:
获取列车车载测速设备发出的列车零速停稳信号或测速故障信号;
获取光纤光栅装置测得的列车实时定位信息;
根据所述列车实时定位信息判断列车是否零速停稳;
其中,所述光纤光栅装置设置在车站内停车站台旁,包括多个光栅分区;多个所述光栅分区连续沿磁浮列车轨道并排布置,且所述光栅分区的铺设总长度大于所述停车站台的长度;
每个所述光栅分区周期性检测是否有列车占用,获取所述列车实时定位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的获取列车车载测速设备发出的列车零速停稳信号或测速故障信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
确认所述光纤光栅装置检测到列车占用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的获取列车车载测速设备发出的列车零速停稳信号或测速故障信号步骤包括:
列车雷达测速装置检测到的列车实时速度满足第一限定条件时,获取所述列车雷达测速装置发出的第一列车零速停稳信号;
列车涡流测速装置检测到的列车实时速度满足第二限定条件时,获取列车涡流测速装置发出的第二列车零速停稳信号;
所述雷达测速装置或所述涡流测速装置故障时,获取测速故障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02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