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体氨氮污染物处理的微生物固定化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7455.0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5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娄宝辉;张驰;赵国萍;王洁;冯向东;陈彪;张贺;黄建元;赖春芳;陈瑶姬;胡达清;童小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14 | 分类号: | C12N11/14;C12N11/10;C12N11/084;C12N11/04;C02F3/34;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体 污染物 处理 微生物 固定 纳米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水体氨氮污染物处理的微生物固定化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一定量水溶液中加入粘合剂,然后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加热至形成均匀糊状物;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均匀糊状物冷却至室温,之后加入当量的分子筛材料,再加入当量的菌种材料,搅拌均匀;
步骤3、将步骤2搅拌均匀后的混合物滴入饱和硼酸中硬化设定时长;
步骤4、将步骤3所得产物采用挤压成型的方式得到小球状固定化纳米材料,固定化纳米材料中菌种高度分散固定在分子筛孔道结构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体氨氮污染物处理的微生物固定化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粘合剂包括聚乙烯醇、琼脂、角叉莱胶、海藻酸钠、卡拉胶、海藻酸钙和CaCl2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水体氨氮污染物处理的微生物固定化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水溶液中加入的粘合剂为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和CaCl2,加入的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和CaCl2的质量比为4: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水体氨氮污染物处理的微生物固定化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加热的温度条件为80℃~1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体氨氮污染物处理的微生物固定化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分子筛材料为硅铝酸盐分子筛、磷酸盐分子筛、硼酸盐分子筛和杂原子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硅铝酸盐分子筛为X型分子筛、Y型分子筛、A型分子筛、ZSM-5分子筛、菱分子筛、β型分子筛、丝光分子筛、L型分子筛、P型分子筛和麦钾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磷酸盐分子筛为AlPO4-5型分子筛、AlPO4-11型分子筛、SAPO-31型分子筛、SAPO-34型分子筛和SAPO-11型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硼酸盐分子筛为BAC-1分子筛、BAC-3分子筛和BAC-10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杂原子分子筛为杂原子元素置换分子筛骨架的部分硅、铝或磷而形成含杂原子元素的分子筛,杂原子元素选自第四周期、第五周期和第六周期的过渡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水体氨氮污染物处理的微生物固定化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硅铝酸盐分子筛为X型分子筛、Y型分子筛、A型分子筛或ZSM-5分子筛;磷酸盐分子筛为AlPO4-5型分子筛、AlPO4-11型分子筛、SAPO-31型分子筛或SAPO-34型分子筛;硼酸盐分子筛为BAC-1分子筛;杂原子分子筛为Ti-Si Pentasil型分子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体氨氮污染物处理的微生物固定化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加入的菌种材料为硝化菌类和反硝化菌类;硝化菌类为氨氧化细菌或亚硝酸盐氧化细菌;氨氧化细菌为亚硝化球菌属、亚硝化单胞菌属、亚硝化螺菌属、亚硝化叶菌属或亚硝化弧菌属;亚硝酸盐氧化细菌为硝化球菌属、硝化杆菌属、硝化刺菌属或硝化螺菌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体氨氮污染物处理的微生物固定化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加入的菌种材料替换为经过驯化之后的生化污泥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体氨氮污染物处理的微生物固定化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步骤2搅拌均匀后的混合物滴入饱和硼酸中硬化24h~7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74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集成电路并行仿真方法
- 下一篇:语音交互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