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护效果好的汽车移动共享充电宝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1803.3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4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蔡少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聚财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53 | 分类号: | B60L53/53;B60L5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童杨益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高林中路52***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 效果 汽车 移动 共享 充电 | ||
本发明属于共享充电宝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护效果好的汽车移动共享充电宝,包括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锂电池,所述锂电池的顶端电性连接有连接线束,所述防护壳体内腔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吊扣,所述锂电池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本发明通过将采用气泵对装置内充气将升降板向上推动,实现将连接线束推出装置外侧,使用结束后,启动气泵将装置内的空气向外抽出,在抽出时,升降板下方的空气不断减少,压力不断降低,从而使升降板向下运动,从而通过活动吊扣将连接线束中段的两个点向下拉动,将连接线束拉入防护壳体的内腔中,从而避免在不使用时,连接线束与底面接触导致的破损,从而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共享充电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护效果好的汽车移动共享充电宝。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大多采用电动的驱动方式,具有良好的环保效果,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新能源汽车的续航焦虑问题不短的放大,由于新能源充电站的分布未完善,因此,汽车移动充电宝成为新能源汽车在续航里程所剩无几时首选的充电方式,可以直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充电,汽车移动共享充电宝内部具有良好的散热机构,能够对汽车移动共享充电宝起到良好的防护效果。
现有的汽车移动共享充电宝大多由锂电池、充电线束和充电头组成,在使用时,将充电头插入新能源汽车上的充电座上即可实现充电,但在时间使用时,由于不同种类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座位置和高度不同,通常会将充电线束的长度设置为满足所有品类新能源汽车使用的长度,这就导致在没有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时,汽车移动共享充电宝外部会存在较长的充电线束,即使采用收卷的方式对充电线束进行收纳,但仍然会有部分充电线束落在地面上,在移动装置时,可能会造成充电线束的磨损,从而降低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现有的汽车移动共享充电宝在使用时,通常会将充电头设置在装置的外侧,并且采用夹具对充电头进行夹紧,为了避免充电头的失窃,通常会采用电控组件来控制夹具的开启和关闭,在使用时,通过扫描装置上设置的二维码可以将夹具打开,从而拿出充电头,在使用结束后,装置内部的控制器通过电控组件带动夹具闭合,对充电头进行锁止,但电控组件的所使用的电源也是装置内锂电池所提供的电源,但大多数电控组件内的电路板为了能够精准控制夹具进行开启和关闭,通常会设置在距离夹具较近的位置,但由于夹具通常会设置在装置外部,在下雨时,可能会出现雨水通过缝隙进入装置内部的电路板上,从而导致电路板的损坏,降低了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现有的汽车移动共享充电宝在使用时通过充电线束连接充电头和锂电池,大多锂电池是设置在装置壳体的内部,而充电头是设置在装置壳体的外侧,这就导致充电线束必定会穿过壳体,而在壳体上的穿过位置处需要进行打孔,这就导致充电线束与连接孔位处需要进行密封,但现有的密封方式大多使用密封垫进行密封,密封垫大多由橡胶组成,在户外设置的汽车移动共享充电宝会受到天气的影响,造成密封垫的使用寿命降低,当密封垫失去应有的密封效果后,还需要维护人员对密封垫进行更换,从而增加了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效果好的汽车移动共享充电宝,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聚财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聚财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18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