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扭振减振器装置和具有扭振减振器装置的混合动力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44579.X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68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罗曼·魏森博恩;马克·芬肯策勒;帕斯卡尔·斯特拉塞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134 | 分类号: | F16F15/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刚;张春水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振器 装置 具有 混合 动力 模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尤其用于机动车(4)的动力总成(3)之内的混合动力模块(2)的扭振减振器装置(1),其中扭振减振器装置(1)包括双质量飞轮(5),所述双质量飞轮具有:初级飞轮(6),所述初级飞轮能够在输入侧与机动车(4)的内燃机(7)耦联;和次级飞轮(8),所述次级飞轮能够在输出侧与离合器装置(9)以传递扭矩的方式耦联,其中初级飞轮(6)和次级飞轮(8)经由弹簧装置(10)能够弹簧弹性地相对于彼此转动,其中离心摆(11)抗扭地与次级飞轮(8)耦联,其中次级飞轮(8)在输出侧具有从动齿部(12),用于将扭矩传递到离合器装置(9)的配合的齿部上,并且次级飞轮(8)包括夹紧装置(13),用于将从动齿部(12)相对于离合器装置(9)的配合的齿部预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尤其用于机动车的动力总成之内的混合动力模块的扭振减振器装置,其中扭振减振器装置包括双质量飞轮,所述双质量飞轮具有:初级飞轮,所述初级飞轮能够在输入侧与机动车的内燃机耦联;和次级飞轮,所述次级飞轮能够在输出侧与离合器装置以传递扭矩的方式耦联,其中初级飞轮和次级飞轮能够经由弹簧装置弹簧弹性地相对于彼此转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扭振减振器装置的混合动力模块。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总成包括由内燃机和电动机构成的组合,并且能——例如在人口密集地区——在长途行驶中的有效距离和可用性足够的同时能够实现纯电的运行方式。此外存在如下可能性,在特定的运行情形中同时通过内燃机和电动机驱动。混合动力车辆的电动机在此通常取代用于内燃机和发电机的以前常见的起动器,以便将混合动力车辆相对于具有常见的动力总成的车辆的重量增加降低。
扭振减振器原则上已知用于衰减机动车发动机的驱动轴的扭振。例如从DE 102008 004 150 A1中已知一种双质量飞轮,其中为了内燃机的曲轴的扭振衰减,初级飞轮经由弧形弹簧与相对于初级飞轮可转动的次级飞轮耦联。弧形弹簧设置在弧形弹簧通道中,其中弧形弹簧通道的通道壁通过初级飞轮构成。次级飞轮的法兰伸入到弧形弹簧通道中,所述法兰经由摩擦环支撑在通道壁处。
如从EP 0 773 127 A1、DE 100 18 926A1和US 2007/0175726 A1中已知的,在内燃机和电动机之间能够设置有第一离合器装置,以便将内燃机与电动机和混合动力车辆的其余的动力总成分离。在纯电行驶中,那么第一离合器装置断开并且内燃机关断,使得混合动力车辆的输出力矩仅由电动机施加。
因为混合动力车辆尤其在纯电运行中的行驶和运行噪声是非常低的,所以关于这种车辆的动力总成中的其他构件的运转平稳性的要求也持续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如下目的,提供一种扭振装置,其确保完好的扭矩传递,通过尤其与混合动力模块的离合器装置的简单的轴向结合可安装,以及能够实现尽可能低噪声的运行。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实现一种混合动力模块,所述混合动力模块在其运行噪声方面被优化。
所述目的通过一种尤其用于机动车的动力总成之内的混合动力模块的扭振减振器装置来实现,其中扭振减振器装置包括双质量飞轮,所述双质量飞轮具有:初级飞轮,所述初级飞轮能够在输入侧与机动车的内燃机耦联;和次级飞轮,所述次级飞轮能够在输出侧与离合器装置以传递扭矩的方式耦联,其中初级飞轮和次级飞轮能够经由弹簧装置弹簧弹性地相对于彼此转动,其中离心摆抗扭地与次级飞轮耦联,其中次级飞轮在输出侧具有从动齿部,用于将扭矩传递到离合器装置的配合的齿部上,并且次级飞轮包括夹紧装置,用于将从动齿部相对于离合器装置的配合的齿部预紧。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扭振减振器装置,应避免止挡噪声或咔哒噪声,尤其由于构件的扭转振动、摆动振动以及轴向振动。尤其地,也避免在从动齿部有间隙地接合到离合器装置的配合的齿部中时可能的——通常非常大声的并且感受为干扰性的——齿部咔哒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445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