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震器弹簧有效
申请号: | 202180015879.5 | 申请日: | 2021-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8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寺本真也;根石豊;青野通匡;铃木章一;越智达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日铁铃木加普腾钢线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C22C38/34;C22C38/54;F16F1/02;F16F7/00;F16F15/10;C21D7/06;C21D8/06;C21D9/02;C21D9/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器 弹簧 | ||
本发明提供具有优异的疲劳极限的减震器弹簧。本实施方式的减震器弹簧的化学组成以质量%计含有:C:0.50~0.80%、Si:1.20~低于2.50%、Mn:0.25~1.00%、P:0.020%以下、S:0.020%以下、Cr:0.40~1.90%、V:0.05~0.60%、N:0.0100%以下,余量由Fe及杂质构成,在上述减震器弹簧中,最大直径为2~10nm的V系析出物的个数密度为5000~80000个/μm3。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弹簧,更详细而言,涉及吸收来自外部的冲击或振动的减震器弹簧。
背景技术
在车辆或通常机械中,利用了大量的弹簧。在车辆、通常机械中使用的弹簧中,减震器弹簧具有吸收来自外部的冲击或振动的作用。减震器弹簧,例如,用于将车辆的动力传达至变速器的变矩器。在将减震器弹簧用于变矩器中的情况下,减震器弹簧吸收车辆的内燃机(例如发动机)的振动。
对于减震器弹簧而言,由于要求吸收来自外部的冲击及振动的功能,因此,需要很高的疲劳极限。减震器弹簧的制造方法的一例如下所述。对于钢线实施调质处理(淬火处理和回火处理)。对于调质处理后的钢线实施冷卷,形成线圈状的中间钢材。对中间钢材实施去应力退火处理。在去应力退火处理后,根据需要实施氮化处理。即,可以实施或不实施氮化处理。在去应力退火处理后或氮化处理后,根据需要实施喷丸硬化,对表层赋予压缩残留应力。通过以上的工序来制造减震器弹簧。
最近,要求进一步提高减震器弹簧的疲劳极限。
涉及提高弹簧的疲劳极限的技术公开于:日本特开平2-57637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6368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302950号公报(专利文献3)及日本特开2006-183137号公报(专利文献4)。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高疲劳极限弹簧用钢线以重量%计含有C:0.3~1.3%、Si:0.8~2.5%、Mn:0.5~2.0%、Cr:0.5~2.0%,作为任选元素而含有Mo:0.1~0.5%、V:0.05~0.5%、Ti:0.002~0.05%、Nb:0.005~0.2%、B:0.0003~0.01%、Cu:0.1~2.0%、Al:0.01~0.1%及N:0.01~0.05%中的1种或2种以上,余量由Fe及无法避免的杂质构成,这样的钢通过在奥氏体化处理后于250~500℃下保持3秒钟~30分钟后进行空气冷却或快速冷却而制造,屈服比为0.85以下。该文献中,基于弹簧的疲劳极限依赖于弹簧的屈服强度、且弹簧的屈服强度越高则弹簧的疲劳极限也越高这样的见解(参照专利文献1的第2页右上栏第1行~第5行),提出了具有上述构成的高疲劳极限弹簧用钢线。
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弹簧使用具有回火马氏体组织的油回火钢丝而制造。油回火钢丝以质量%计而含有C:0.50~0.75%,Si:1.50~2.50%,Mn:0.20~1.00%,Cr:0.70~2.20%,V:0.05~0.50%,余量由Fe及无法避免的杂质构成。在对该油回火钢丝在450℃下进行了2小时的气体软氮化处理的情况下,在油回火钢丝的钢丝表面部形成的氮化层的晶格常数为另外,在对该油回火钢丝在450℃下进行了2小时的加热的情况下,拉伸强度为1974MPa以上,屈服应力为1769MPa以上,拉拔值超过40%。该文献中,限定了作为经过氮化处理而制造的弹簧的原材料的油回火钢丝。在通过氮化处理制造弹簧的情况下,随着氮化处理时间变长,弹簧的钢材的屈服强度和拉伸强度会降低。该情况下,钢材内部的硬度降低,疲劳极限降低。因此,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通过使用即使延长氮化处理的处理时间,钢材的屈服强度也不会降低的油回火钢丝,能够制造疲劳极限较高的弹簧(参照专利文献2的0025和0026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日铁铃木加普腾钢线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日铁铃木加普腾钢线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158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线
- 下一篇:用于波能转换器的动力输出设备,和包括其的波能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