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辆车轮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09841.7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3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亚历山大·鲍杜;文森特·普罗伊·索拉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SNR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18 | 分类号: | F16C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德才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辆 车轮 组件 | ||
1.一种机动车辆驱动轮组件(10),包括:
固定子组件(12),所述固定子组件(12)包括以共用旋转轴线(100)为中心的第一环形外滚道(22)和第二环形外滚道(24);
旋转子组件(14),所述旋转子组件(14)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子组件(12)围绕所述旋转轴线(100)旋转,并且所述旋转子组件(14)包括轮毂(30)、传动碗状件(32)以及至少一个内滚动轴承环(36),所述轮毂(30)包括凸缘(38),所述凸缘(38)设置有用于附接轮缘(40)或制动盘(41)的接口,所述附接凸缘(38)形成所述轮缘(40)或所述制动盘(41)的安装面(42),所述安装面(42)轴向地面向所述轮缘(40)或所述制动盘(41)的拆卸方向(200),所述拆卸方向(200)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100),所述安装面(42)与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线的组装基准面(PA)相切,所述内滚动轴承环(36)在所述轮毂的收缩配合轴承(52)之上收缩,所述内滚动轴承环(36)在环形接触接口(58、60)处支承抵靠所述传动碗状件(32),所述环形接触接口(58、60)至少在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100)的径向方向上延伸,所述旋转子组件(14)进一步包括第一内滚道(56)和第二内滚道(62),所述第一内滚道(56)被定位成与所述第一外滚道(22)相对,所述第二内滚道(62)被定位成与所述第二外滚道(24)相对并且形成在所述内滚动轴承环(36)上;以及
滚动体(16、18),所述滚动体(16、18)形成能够在所述第一外滚道(22)和所述第一内滚道(56)上滚动的第一排滚动体(16)以及能够在所述第二外滚道(24)和所述第二内滚道(62)上滚动的第二排滚动体(18),第一节面(PP1)包含所述第一排滚动体的滚动体(16)的中心,所述第一节面(PP1)在所述拆卸方向(200)上位于距第二节面(PP2)非零距离L处,所述第二节面(PP2)包含所述第二排滚动体的滚动体(18)的中心,所述第一排滚动体(16)和所述第二排滚动体(18)位于所述驱动轮组件(10)的与所述第二排滚动体(18)中的滚动体(18)相切并与所述旋转轴线(100)垂直的限位平面(PL)的同一外侧;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滚动轴承环(36)与所述传动碗状件(32)的环形轴承面(60)之间的所述环形接触接口(58、60)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第一节面(PP1)与所述限位平面(PL)之间,并且优选地完全地定位在所述第一节面(PP1)与所述限位平面(PL)之间,并且所述环形接触接口具有最大接触直径DA,所述最大接触直径DA大于所述收缩配合轴承的直径DF并且小于所述第二内滚道(62)的滚道底部直径DI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轮组件(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滚动轴承环(36)与所述传动碗状件(32)的环形轴承面(60)之间的所述环形接触接口(58、60)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第一节面(PP1)与所述第二节面(PP2)之间,并且优选地完全地定位在所述第一节面(PP1)与所述第二节面(PP2)之间。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轮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滚道(22)的滚道底部直径DE1小于所述第二内滚道(62)的滚道底部直径DI2。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轮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碗状件(32)具有包括滚动轨道(461)的腔体(50),所述滚动轨道(461)具有轨道底部直径DBO,所述轨道底部直径DBO优选地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所述轨道底部直径DBO大于所述第一内滚道(56)的滚道底部直径DI1,
所述轨道底部直径DBO小于所述第二内滚道(62)的所述滚道底部直径DI2;
所述轨道底部直径DBO大于最大接触直径DA。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轮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16、18)是滚珠,形成所述第一排滚动体(16)的所述滚珠的滚珠直径DC1小于或等于形成所述第二排滚动体(18)的所述滚珠的滚珠直径DC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SNR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NTN-SNR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0984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