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驻极体无纺布以及使用其而成的空气过滤器单元,空气净化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09679.9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1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山野浩司;小出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4H3/16 | 分类号: | D04H3/16;B01D39/14;B01D39/16;B32B5/26;B32B27/32;B03C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牛蔚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驻极体 无纺布 以及 使用 空气 过滤器 单元 空气净化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压力损失低、并且捕集效率高、以及成型为过滤器形状的容易度也优异的层叠驻极体无纺布、使用该层叠驻极体无纺布而成的空气过滤器单元、空气净化机。本发明的层叠驻极体无纺布是纺粘无纺布层与熔喷无纺布层层叠而成的,纺粘无纺布层是以由聚烯烃系树脂(A)形成的纤维构成的,熔喷无纺布层是以由聚烯烃系树脂(B)形成的纤维构成的,其中,前述层叠驻极体无纺布含有0.1~5质量%的受阻胺系化合物,前述层叠驻极体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为5~60g/m2,另外,相对于前述层叠驻极体无纺布的质量而言,上述熔喷无纺布层的含量为1~15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叠驻极体无纺布和由该层叠驻极体无纺布构成的空气过滤器,前述层叠驻极体无纺布是以由聚烯烃系树脂形成的纤维构成的,轻量且柔软性优异,而且具有低压力损失、高捕集效率,过滤器加工性优异。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去除气体中的花粉·尘埃等而使用空气过滤器,作为滤材,多使用纤维片材。空气过滤器所要求的性能是能够大量捕集微小的粉尘(捕集性能高)、及当气体通过空气过滤器内部时阻力小(压力损失低)。
上述空气过滤器材料中多使用平均纤维15μm以下的熔喷无纺布以形成致密的基体。所使用的形状为杯形状,或使用进行褶皱成型而得的材料。
另一方面,熔喷无纺布由于强度低,因此用作空气过滤器材料的情况下,填充材料或增强材料是必要的。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将熔喷无纺布与纺粘无纺布层叠而得的空气过滤器。它通过适当地控制层叠无纺布的表面结构及透气性,从而能够提高层叠无纺布的机械性捕集性能,以及可具有该层叠无纺布所追求的高水准的耐久性、柔软性、加工性。
另外,已知有使纤维片材带电,利用物理作用以及静电作用从而提高捕集性能的技术。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将熔喷无纺布与纺粘无纺布层叠并使其驻极体化而得的层叠驻极体无纺布。它通过将构成熔喷无纺布的纤维设为熔点不同的两种纤维的混合纤维,从而通过压花辊将其与纺粘无纺布层叠时,可减少熔接部并降低压力损失。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51962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1/004696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这样的层叠无纺布由于没有发挥电性捕集效果,因此捕集效率低、捕集性能低成为课题。另外,专利文献2这样的层叠驻极体无纺布由于需要增加层叠驻极体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与熔喷的含量以获得高捕集效率,因此柔软性变低,过滤器成型时褶皱的山形状呈弧状,作为过滤器的结构压损上升成为课题。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压力损失低、并且捕集效率高、以及成型为过滤器形状的容易度也优异的层叠驻极体无纺布、和使用该层叠驻极体无纺布而成的空气过滤器单元、空气净化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申请发明人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以在由聚烯烃系树脂形成的熔喷无纺布的至少单面上层叠1层或多层由聚烯烃系树脂形成的纺粘无纺布而成的结构而将单位面积重量设为特定范围内、将熔喷无纺布的含量设为特定范围内并进行驻极体加工,从而能够降低压力损失并提高捕集效率,另外,柔软性也优异,因此成型为过滤器的容易度优异,成型时进行折叠时所产生的山部分的顶点变得尖锐(锐角),可得到结构压损的上升得以被抑制的层叠驻极体无纺布。进一步地,发现了该层叠驻极体无纺布适合用于空气过滤器单元、以及组装有空气过滤器单元而成的空气净化机。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见解而完成的,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以下的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096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器及控制器系统
- 下一篇:生物体信号测量装置、方法以及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