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电机、电控系统密封性检测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450703.9 | 申请日: | 202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94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郝东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众为智慧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陆军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电机 系统 密封性 检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电机、电控系统密封性检测设备,包括气体输入部、气控装置、低压充气检测管路、高压充气检测管路和用于连接待检测物的连接件;气控装置包括与气体输入部连接的输入端、与低压充气检测管路连接第一输出端、与高压充气检测管路连接的第二输出端和用于将输入端与第一输出端或第二输出端连通的切换控制部;低压充气检测管路通过第一单向阀与连接件相接,并由所述第一单向阀阻止气体流入低压充气检测管路;高压充气检测管路通过第二单向阀与连接件相接,并由第二单向阀阻止气体流入高压充气检测管路。本实用新型达成了高低压充气检测功能,提高了使用的兼容性,使得适用范围更加广泛,且操作方便,实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电机、电控系统密封性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中,三电系统(即电驱系统、电池和电控系统)的环境及安全性具有一定要求,一般密封性需在IP67及以上。三电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不可避免成为汽车生命周期中主要的维护及维修部件,如何保证维护及维修完成后的密封性,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安全使用及使用寿命。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的气密性检测通常采用低压充气检测,而电机及电控系统等通常采用高压充气检测,但是现有的密封性检测装置无法兼容进行低压充气检测和高压充气检测,兼容性较差,适用范围小,致使在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的气密性检测中需要用到多种密封性检测装置,实用性较为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对上述现有密封性检测装置的兼容性差、适用范围小、以及实用性不足等问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电机、电控系统密封性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电机、电控系统密封性检测设备,包括气体输入部、气控装置、低压充气检测管路、高压充气检测管路、以及用于连接待检测物的连接件,且低压充气检测管路的工作气压小于所述高压充气检测管路的工作气压;所述气控装置包括与所述气体输入部连接的输入端、与所述低压充气检测管路连接第一输出端、与所述高压充气检测管路连接的第二输出端、以及用于将所述输入端与第一输出端或第二输出端连通的切换控制部;所述低压充气检测管路通过第一单向阀与所述连接件相接,并由所述第一单向阀在所述高压充气检测管路对待检测物进行高压充气及检测时阻止气体流入所述低压充气检测管路;
所述高压充气检测管路通过第二单向阀与所述连接件相接,并由所述第二单向阀在所述低压充气检测管路对待检测物进行低压充气及检测时阻止气体流入所述高压充气检测管路。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自检空腔、与所述自检空腔相连通并用于连接待检测物的连接接口、以及用于封闭所述连接接口的封盖,且所述低压充气检测管路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与所述自检空腔相连通,所述高压充气检测管路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阀与所述自检空腔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低压充气检测管路包括第一主连接管道、以及分别装设在所述第一主连接管道上的第一调压阀和第一压力表,所述第一压力表位于所述第一调压阀与所述第一单向阀之间,且所述低压充气检测管路通过所述第一调压阀调整所述第一主连接管道内的气压,并通过所述第一压力表输出气压监测值。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压阀为精密减压阀,所述第一压力表的测量范围为5±1Kpa,且所述低压充气检测管路通过所述第一调压阀调整使得所述第一主连接管道内的压力为5Kpa。
优选地,所述低压充气检测管路还包括装设在所述第一主连接管道上的精密流量计,且所述精密流量计位于所述第一调压阀与所述气控装置之间。
优选地,所述高压充气检测管路包括第二主连接管道、以及装设在所述第二主连接管道上的第二调压阀和第二压力表,所述第二压力表位于所述第二调压阀与所述第二单向阀之间,且所述高压充气检测管路通过所述第二调压阀调整所述第二主连接管道内的气压,使得所述第二主连接管道内的压力为0-150Kpa,并由所述第二压力表输出气压监测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众为智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众为智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507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堆垛板材逐片送料装置
- 下一篇:测斜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