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悬架装置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09065.6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46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肖贵华;崔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1 | 分类号: | B62D21/11;B60G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图为律师事务所 50287 | 代理人: | 雷宇 |
地址: | 408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悬架 装置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悬架装置安装结构,包括固定于车身地板的、左右配置的两个安装体,所述安装体的底面沿车头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并且所述第二安装面高于所述第一安装面设置;前悬架装置的左右下摆臂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安装体的第二安装面上;前悬架装置的后横梁固定在两个安装体之间,所述后横梁用于与所述安装体配合的部位沿车头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所述第二安装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面上,并且所述下摆臂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面之间。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承载式商用车的前悬架装置的离地间隙,车辆通过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前悬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悬架装置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商用车,是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商用车包含了所有载货汽车和9座以上的客车。
现有技术中承载式商用车存在前悬架装置离地间隙小而导致通过性差、路况适应能力差的问题。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合理的汽车前悬架装置安装结构,以提高前悬架装置的离地间隙,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前悬架装置安装结构,其目的是提高前悬架装置的离地间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前悬架装置安装结构,包括固定于车身地板的、左右配置的两个安装体,所述安装体的底面沿车头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并且所述第二安装面高于所述第一安装面设置;
前悬架装置的左右下摆臂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安装体的第二安装面上;
前悬架装置的后横梁固定在两个安装体之间,所述后横梁用于与所述安装体配合的部位沿车头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所述第二安装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面上,并且所述下摆臂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面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体的第一安装面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后横梁的第一安装部的第一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体的第二安装面开设有用于同时固定所述后横梁的第二安装部和所述下摆臂的第二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体的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之间通过连接斜面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斜面为朝向车身地板方向内凹的型面。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体呈上端开口的中空壳体结构,其开口端固定在车身地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体开口端的各棱边设有用于与车身地板固定连接的翻边。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安装体的底面沿车头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并且第二安装面高于第一安装面设置,也即,安装体的底面形成前高后低的“炮塔式”结构,第二安装面更高的设置,使得前悬架装置的下摆臂被更高地安装,从而整体提高前悬架装置的离地间隙,最终提高车辆通过性。此外,前悬架装置和安装体与车身地板之间形成封闭的框架,提高了车身架构的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装体安装在车身地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装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装体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悬架装置与安装体的爆炸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090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电子元件的导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手势识别功能的智能遥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