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正交受力的斜交桥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03668.5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91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莫利君;陈华;颜廷舟;丁望星;郭峰祥;张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00 | 分类号: | E01D1/00;E01D19/02;E01D101/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祝蓉蓉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交 斜交桥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正交受力的斜交桥构造,包括与道路斜交的桥体,所述桥体与道路中央分隔带相交的区域设有第一桥墩和第二桥墩,所述第一桥墩顶面设有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桥墩顶面设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靠近第一桥墩的一端与第二横梁远离第二桥墩的一端通过第三横梁连接,所述第一横梁远离第一桥墩的一端与第二横梁靠近第二桥墩的一端通过第四横梁连接;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横梁均为箱梁横隔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为横桥向横隔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为顺桥向横隔梁。本实用新型将箱梁与桥墩的斜交受力转化为箱梁的正交受力,使箱梁受力明确、构造简单,使桥梁设计和施工的质量易于保证,保证了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交受力的斜交桥构造。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公路建设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已建成的公路越来越多,新建的公路与已经成的公路之间存在交叉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新建公路上跨既有公路的情况越来越多。
受新建公路与下穿道路的交叉角度、地形、跨径、造价、工期、净空、养护等因素的影响,新建公路在下穿道路中央分隔带内设置桥梁的情况十分普遍。当新建公路与下穿道路斜交、新建桥梁采用正交跨越时,由于下穿道路中央分隔带方向与桥梁横桥向不一致,位于中央分隔带内的两个(或多个)墩柱组成的桥墩与桥梁斜交,同一桥梁中同时出现了正交和斜交墩台,桥梁受力复杂,设计及施工较复杂,施工质量相对较难保证,运营期桥梁较易出现病害,影响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及耐久性。
公开号为CN21177274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小交角斜交小跨径桥,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道路或河流相交的桥体,桥体的中心线与道路或河流两岸的交点处分别设置支撑墩,两个支撑墩分别从两岸支撑桥体,支撑墩位于桥体的中心线上;道路或河流的两岸相对设置横跨墩,相对的横跨墩之间设置跨越道路或河流的横跨梁,横跨梁与道路或河流相交,横跨梁用于支撑桥体,横跨梁位于两个支撑墩之间,横跨梁与桥体的中心线垂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横跨墩与横跨梁,两个横跨墩位于道路或河流的两岸,避免桥墩设置在道路或河流的正中间,通过横跨梁的支撑减小了小交角桥梁跨越河流或道路过大的跨径。该专利虽然解决了按照斜交斜做方式桥梁受力复杂、后期病害多的问题,但是其两个支撑墩是设在道路或合流两岸的,这种设计方式对地形环境有一定要求;在城市道路设计中,斜交桥墩大多设计在既有道路的中央分隔带内,从而节省空间。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正交受力的斜交桥构造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正交受力的斜交桥构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正交受力的斜交桥构造,包括与道路斜交的桥体,所述桥体与道路中央分隔带相交的区域设有第一桥墩和第二桥墩,所述第一桥墩顶面设有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桥墩顶面设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靠近第一桥墩的一端与第二横梁远离第二桥墩的一端通过第三横梁连接,所述第一横梁远离第一桥墩的一端与第二横梁靠近第二桥墩的一端通过第四横梁连接;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横梁均为箱梁横隔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为横桥向横隔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为顺桥向横隔梁,且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横梁均位于对应箱梁腹板内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个横梁合围成矩形构件,将斜交桥墩的斜交受力转化为箱梁的正交受力,解决了桥梁同一联中同时存在正交和斜交受力的问题,使桥墩结构受力明确、构造简单,使桥梁设计和施工的质量易于保证,保证了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横梁、第三横梁的中心线均穿过第一桥墩的横截面中心,所述第二横梁、第四横梁的中心线均穿过第二桥墩的横截面中心,即所述第一桥墩、第二桥墩分别位于所述矩形构件的两个对角位置,保证箱梁与桥墩之间为正交受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横梁的宽度为2.5~3.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036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性高的铝合金窗
- 下一篇:一种夹具表面伞骨架的下料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