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束过孔防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90469.8 | 申请日: | 2021-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99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吴亚北;明松伟;陈晓明;张佰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套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线束表面磨损的线束过孔防护套,包括用于夹持在钣金过孔处并构成密封配合的卡接头,卡接头上开设有供线束穿过的通孔,卡接头的一端连接有弯管,弯管的末端衔接有直管段,直管段的管芯与弯管的孔芯重合后顺延,弯管两端的管芯顺延方向之间的夹角呈钝角式布置。卡接头卡接在钣金过孔的外周,实现与钣金的固定连接,然后线束从通孔中穿过并从弯管和直管段中穿过,经过进到使得线束从钣金的一侧进入到达钣金的另一侧,并按照特定的方向引出,由于弯管两端的管芯顺延方向之间的夹角呈钝角式布置,能够改变线束出现方向的同时又不会线束折断,最大程度的保护了线束,降低线束表面磨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线束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束过孔防护套。
背景技术
后背门线束从后背门内板外侧向内侧穿入时,由于线束经过后背门孔洞,需要橡胶件进行密封,线束本身有一定柔性导致不易掌控线束走向会使得其外表与钣金件产生摩擦,时间长久会使得线束外皮磨掉导致功能不正常工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名称为《一种汽车线束过线孔保护套》(授权公告号:CN208508426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可伸缩弯曲的保护套本体,保护套本体内部设有线束通道的螺旋波纹管,保护套本体两端分别通过支管和弯管与连接第一连接套头、第二连接套头连接,第一连接套头、第二连接套头相互垂直。也就是说第二连接套头的轴线与保护套本体之间的夹角为直角,穿过其内部的线束在此处也要经90°的弯折,随着车辆的颠簸、振动,线束弯折出的表面相互摩擦出现磨损,甚至折断,如果保护套本体内穿设的是用于输送气体和液体的管束,气体和液体在该直角弯折处被堵塞,无法正常输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线束表面磨损的线束过孔防护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线束过孔防护套,包括用于夹持在钣金过孔处并构成密封配合的卡接头,卡接头上开设有供线束穿过的通孔,卡接头的一端连接有弯管,弯管的末端衔接有直管段,直管段的管芯与弯管的孔芯重合后顺延,弯管两端的管芯顺延方向之间的夹角呈钝角式布置。
上述方案中,卡接头卡接在钣金过孔的外周,实现与钣金的固定连接,然后线束从通孔中穿过并从弯管和直管段中穿过,经过进到使得线束从钣金的一侧进入到达钣金的另一侧,并按照特定的方向引出,由于弯管两端的管芯顺延方向之间的夹角呈钝角式布置,能够改变线束出现方向的同时又不会线束折断,最大程度的保护了线束,降低线束表面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防护套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防护套与钣金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线束过孔防护套,包括用于夹持在钣金过孔处并构成密封配合的卡接头11,卡接头11上开设有供线束A穿过的通孔12,卡接头11的一端连接有弯管13,弯管13的末端衔接有直管段14,直管段14的管芯与弯管13的孔芯重合后顺延,弯管13两端的管芯顺延方向之间的夹角呈钝角式布置。卡接头11卡接在钣金过孔的外周,实现与钣金的固定连接,然后线束A从通孔12中穿过并从弯管13和直管段14中穿过,经过进到使得线束A从钣金的一侧进入到达钣金的另一侧,并按照特定的方向引出,由于弯管13两端的管芯顺延方向之间的夹角呈钝角式布置,能够改变线束A出现方向的同时又不会线束A折断,最大程度的保护了线束A,降低线束A表面磨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弯管13两端的管芯顺延方向之间的夹角α,90°<α<100°。
经多次试验所得,α=95°时,在保证线束A不受损的情况下,又能使线束A弯折角度最大,效果最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904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