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启动警示控制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33719.4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42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郑勇;李京京;周强;方逸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5/00 | 分类号: | B60Q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2 | 代理人: | 张亚辉;沈园园 |
地址: | 519041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启动 警示 控制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启动警示控制系统及车辆,该控制系统包括点火开关模块、第一检测模块、开关模块、发声模块和车辆控制器,点火开关模块分别与第一检测模块和车辆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检测模块还与车辆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点火开关模块对车辆的控制状态,开关模块分别与发声模块和车辆控制器电连接,其中,开关模块具有使能发声模块发声警示的开关状态;车辆控制器,用于在控制状态表示车辆处于点火后启动的状态时,控制开关模块处于使能发声模块发声警示的开关状态。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汽车启动时因遗忘操作喇叭提示,导致交通事故的问题,实现通过汽车启动前自动发声提醒进行,避免发生交通事故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启动警示控制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人们出行的代步工具,已然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必须品;同时,随着交通环境日益复杂,例如:汽车保有量的增多所造成的堵车,汽车起步或行驶时,驾驶员通过键控喇叭,对周围行人及车辆进行提醒,从而可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但在相关技术中,车辆未设置启动自动提示装置,汽车点火启动时,因遗忘操作起步提示,造成在起步时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针对相关技术中汽车启动时因遗忘操作喇叭提示,导致交通事故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启动警示控制系统及车辆,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汽车启动时因遗忘操作喇叭提示,导致交通事故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启动警示控制系统,包括:点火开关模块、第一检测模块、开关模块、发声模块和车辆控制器,所述点火开关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和所述车辆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检测模块还与所述车辆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点火开关模块对所述车辆的控制状态,所述开关模块分别与所述发声模块和所述车辆控制器电连接,其中,所述开关模块用于使能所述发声模块发声警示;所述车辆控制器,用于在所述控制状态表示所述车辆处于点火后启动的状态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使能所述发声模块发声警示。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启动警示控制系统还包括键控模块,所述键控模块与所述车辆控制器电连接,其中,所述键控模块,用于按键生成第一按键信号;所述车辆控制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按键信号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使能所述发声模块发声警示,以及在所述控制状态表示所述车辆处于点火后启动的状态、且未接收到所述第一按键信号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使能所述发声模块发声警示。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模块包括受控开关,所述受控开关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一受控端、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与第一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受控端与所述车辆控制器对应的第一控制端口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发声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车辆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按键信号或在所述控制状态表示所述车辆处于点火后启动的状态、且未接收到所述第一按键信号时,沿所述第一控制端口输出对应的使能信号;所述受控开关,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受控端接收到的所述使能信号,控制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的通断;所述发声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通时,进行发声警示,以及在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断开时,停止发声警示。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受控开关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第一端口电连接第一电源,所述第二端口对接所述第一受控端,所述第三端口对接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四端口对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其中,所述继电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端口接收到的对应的所述使能信号,控制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四端口的通断。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受控开关还包括续流稳压管,所述续流稳压管的阳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续流稳压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337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