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于通风的转子绕组端部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30626.1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51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郑少凯;何铭;孙学文;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凯威斯发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50 | 分类号: | H02K3/50;H02K3/24 |
代理公司: | 泉州丰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9 | 代理人: | 刘燕 |
地址: | 3505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于 通风 转子 绕组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转子绕组领域的一种利于通风的转子绕组端部支架,其结构包括端部支架、阻尼板、转子铁芯,端部支架包括支撑板、定位凸台、凸块、支撑条、支撑台阶、限位平台,定位凸台设于支撑板右侧,支撑台阶固接于支撑板两端,支撑条安装在支撑台阶下表面,限位平台设于凸块上端,端部支架能够与阻尼板之间距离,本实用新型设有的端部支架与阻尼板之间由支撑条受力,端部支架下表面不与阻尼板完全贴合在一起,为转子铁芯上表面提供散热区域,三个支撑条之间形成了两个通风道,可以利用经过通风道的风带走绕组和铁芯表面上的热量,利于通风散热,提高产品整体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子绕组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利于通风的转子绕组端部支架。
背景技术
电机的电枢中按一定规律绕制和连接起来的线圈组称为转子绕组,它是直流电机的电路部分,它是电机中实现机电能量转换的主要组成部件之一。组成电枢绕组的线圈有单匝的,也有多匝的,每匝还可以由若干并联导线绕成。线圈嵌入槽内的部分称有效部分,伸出槽外的部分称做连接端部,位于端部一侧的支架称为端部支架,其存在能够限制线圈宽度,并且使线圈能够分组安装。
针对目前的转子绕组端部支架,针对以下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对的方案:
目前转子绕组端部支架通常是直接安装于电机一端的阻尼板外表面,端部支架与阻尼板配合面贴合在一起,无缝隙,导致转子铁芯在工作时散热面积较低,不利于铁芯的散热,导致铁芯温度升高,采用完全的面接触方式降低了端部支架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于通风的转子绕组端部支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利于通风的转子绕组端部支架,其结构包括端部支架、阻尼板、转子铁芯,所述端部支架安装于阻尼板上表面,所述阻尼板固接于转子铁芯上端,所述端部支架包括支撑板、定位凸台、凸块、支撑条、支撑台阶、限位平台,所述定位凸台设于支撑板右侧,所述支撑台阶固接于支撑板两端,所述支撑条安装在支撑台阶下表面,所述限位平台设于凸块上端,所述端部支架能够与阻尼板之间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板整体呈十字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端部支架设有四块,所述端部支架以阻尼板为圆心均匀分布于阻尼板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条设有三条,若干所述支撑条均匀分布于支撑板下表面,所述支撑条固接于支撑台阶下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端部支架两端设有的支撑条间距与阻尼板单支宽度相同,所述支撑条厚度与阻尼板厚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端部支架两端设有的支撑条间距与阻尼板单支宽度相同,所述安装支撑台阶下表面的支撑条高度与阻尼板高度平齐,所述支撑板上表面两端均凸块,所述凸块上方设有缺口平台,所述支撑板两端凸块上的缺口平台高度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有的端部支架与阻尼板之间由支撑条受力,端部支架下表面不与阻尼板完全贴合在一起,为转子铁芯上表面提供散热区域,降低铁芯工作时的温度,三个支撑条之间形成了两个通风道,可以利用经过通风道的风带走绕组和铁芯表面上的热量,利于通风散热,提高产品整体品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端部支架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阻尼板的平面图。
图中:端部支架1、阻尼板2、转子铁芯3、支撑板11、定位圆孔12、凸块13、支撑条14、支撑台阶15、限位平台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凯威斯发电机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凯威斯发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306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升降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滤设备的电晕极防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