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辆的间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027383.6 | 申请日: | 2021-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86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 发明(设计)人: | 卞彬宇;张翔;曾介心;王志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D17/06 | 分类号: | B61D1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3 | 代理人: | 鲍丽伟 | 
| 地址: | 43006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间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司机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间壁结构,包括门、两个壁板和挡板,两个所述壁板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壁板顶部均设有所述挡板,所述门设置在两个所述壁板之间,所述门的一侧与任意一所述壁板铰接,所述挡板和/或所述门为透明材质。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车辆的间壁结构,由于设置了挡板,且门和挡板均为透明的,因此乘客区前方的视野较为明亮,便于乘客观赏车辆前方的景致;挡板与壁板插接,减少了零部件数量;第二支撑板为蜂窝板、第一支撑板设有减重腔,有效减小了间壁结构整体的重量,从而减轻轨道车辆的重量;壁板边沿设置L型架和直角连接件,可以有效固定壁板和轨道车辆的车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司机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间壁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轨道车辆的司机室和乘客区之间需要设置间壁,用于隔断乘客和司机室,避免乘客干扰司机。但是现有的轨道车辆的间壁结构往往结构复杂,并且较为封闭,不便司机观察乘客区情况,更由于间壁的遮挡使得乘客区的前方视野受阻,特别是对于用于观光的悬挂式轨道车辆,往往要求乘客区的通透性更好,现有的间壁结构无法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间壁结构,包括门、两个壁板和挡板,两个所述壁板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壁板顶部均设有所述挡板,所述门设置在两个所述壁板之间,所述门的一侧与任意一所述壁板铰接,所述挡板和/或所述门为透明材质。
可选地,所述挡板与所述壁板插接。
可选地,所述壁板的顶部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开口朝上,所述挡板的底部插入所述插槽内。
可选地,所述壁板包括第一装饰板、第二装饰板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有所述插槽,所述第一装饰板贴合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装饰板贴合在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
可选地,所述壁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下方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相互贴合,所述第二支撑板为蜂窝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底座和加固板,所述加固板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且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加固板贴合。
可选地,所述底座设有减重腔。
可选地,还包括L型架,所述L型架设置在所述壁板的边沿,所述L型架用于所述壁板与轨道车辆的墙体之间的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直角连接件,所述直角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壁板的底部,所述直角连接件用于所述壁板与所述轨道车辆的地板之间的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门吸组件,所述门吸组件包括吸头和吸座,所述吸头设置在所述门的底部,所述吸座设置在轨道车辆的地板或者墙体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车辆的间壁结构,设置了挡板,且门和挡板均为透明的,极大地提高了乘客区与司机室之间的通透性,使得整个间壁结构的上半部分全透明,因此乘客区前方的视野较为明亮,便于乘客观赏车辆前方的景致;由于门在两个壁板之间,而每个壁板上设置挡板,因此门也位于两个挡板之间,使得整个间壁结构对称美观、视觉上较为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司机室侧轨道车辆的间壁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乘客侧轨道车辆的间壁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图3为图1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间壁安装司机座椅及靠背的结构图;
图5为图4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273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芯尺寸测量设备
- 下一篇:一种气管导管衔接装置及连接管固定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