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米机器人搬运夹手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22207.3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76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罡;严楠;吴菁;金贵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B65G47/22;B65G5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品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1 | 代理人: | 侯慧娜;潘兵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米 机器人 搬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米机器人搬运夹手,涉及机械夹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组件和夹手组件;夹手组件与安装组件转动配合;转动轴周侧面呈线性阵列分布固定连接有L形夹手板;滑动槽道滑动配合有滑动组件;滑轨与滑动槽道滑动配合;固定板侧面靠近两端处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中间位置处L形夹手板侧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组件;齿轮条板与驱动组件啮合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双向螺纹杆带动两组夹手组件同步反向转动,至使得各组L形夹手板穿过缝隙后与大米袋底面保持水平,启动驱动电机带动缺齿轮转动,带动滑动组件移动,使得相邻L形夹手板之间的缺口被填充,保证大米袋被抓取部分的平整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夹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米机器人搬运夹手。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大米在填装完成封口后,通过生产线上的传送辊件对大米进行输送,大米袋子被夹手抓起前,需要用一个挤压辊先将大米袋子压平,大米袋子被送到运输线末端时,被止挡机构挡住,在抓取的工作区域,大米袋子的小面传动辊之间也有缝隙,使得机械臂上的两组夹手能够穿过缝隙插到大米袋子下面,通过控制机械臂以及搬运夹手,将大米袋从生产线上抓取出来,并进行堆垛。
然而,传统机械臂上的搬运夹手是由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夹爪组成,两组搬运夹手对大米袋抓取过程中,难以保证大米袋被抓取部分的平整度,抓取过程中,容易损坏大米袋,同时不平整的大米袋影响后续大米袋堆垛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米机器人搬运夹手,通过启动双向螺纹杆带动两组夹手组件同步反向转动,至使得各组L形夹手板穿过缝隙后与大米袋底面保持水平,启动驱动电机带动缺齿轮转动,带动滑动组件移动,使得相邻L形夹手板之间的缺口被填充,保证大米袋被抓取部分的平整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大米机器人搬运夹手,包括安装组件和夹手组件;所述夹手组件与安装组件转动配合;所述夹手组件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周侧面呈线性阵列分布固定连接有L形夹手板;所述L形夹手板远离转动轴部分的两侧面对称开有滑动槽道;
所述滑动槽道滑动配合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侧面呈线性阵列分布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两侧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滑动槽道滑动配合;
所述固定板侧面靠近两端处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与外侧处L形夹手板侧面固定连接;中间位置处所述L形夹手板侧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组件;中间位置处所述滑动板表面靠近固定板一侧固定连接有齿轮条板;所述齿轮条板与驱动组件啮合配合;通过控制驱动组件的启停,从而控制缺齿轮齿轮部分与齿轮条板的脱离与否,加上复位弹簧的共同作用,实现滑动组件的移动方向,从而实现对相邻L形夹手板之间的缺口密封与打开的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板底面对称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轴与转动板转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周侧面位于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安装板表面位于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双向伸缩杆;所述双向伸缩杆两伸缩部均固定连接有L形齿轮条;所述L形齿轮条与从动齿轮啮合配合;通过控制双向伸缩杆的启停以及工作方向,从而控制两组夹手组件的展开与闭合,实现对大米袋的抓取与放开。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底面固定连接有滑动壳;所述L形齿轮条与滑动壳滑动配合;滑动壳的设置起到限位导向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底面固定连接有C形支撑板;所述C形支撑板底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伸缩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板;通过控制液压缸控制挤压板的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222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