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向器用防跟转减震衬套及其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54118.6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98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蔡来臻;楼林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达汽车方向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00 | 分类号: | B62D3/00;B62D7/2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昌榀 |
地址: | 3112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器用 减震 衬套 及其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器用防跟转减震衬套及其安装结构,包括刚性内衬套和套设于刚性内衬套外的柔性外圈,刚性内衬套的内端面上设置齿面,当减震衬套与另一个减震衬套对压安装时,两个减震衬套的齿面能够互相咬合。本实用新型的减震衬套结构合理,简单易装配,成本低,与转向器壳体装配在一起形成转向器总成,装车时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器用防跟转减震衬套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转向器总成带减震衬套的基本是两种形式:一种是转向器每个安装孔直接采用一个直通的减震衬套;第二种形式是每个安装孔采用两个相同减震衬套对压安装。目前市面上类似的减震衬套,如专利CN203126958U和专利CN209366248U,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衬套内外都是钢件,中间橡胶硫化,衬套的成本比较高,压装要求也高;
2)两个对压安装衬套相对的端面是平整的,使得两个衬套之间连接不够紧密,容易产生间隙。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器用防跟转减震衬套及其安装结构技术方案。
一种转向器用防跟转减震衬套,包括刚性内衬套和套设于刚性内衬套外的柔性外圈,刚性内衬套的内端面上设置齿面,当减震衬套与另一个减震衬套对压安装时,两个减震衬套的齿面能够互相咬合。
进一步地,所述刚性内衬套为钢制件。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外圈为橡胶件。
进一步地,所述齿面为环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齿面上均匀环布三角形齿。
进一步地,所述刚性内衬套包括刚性内衬套主体和设置于刚性内衬套主体外端的刚性内衬套凸台,柔性外圈包括柔性外圈主体和设置于柔性外圈主体外端的柔性外圈凸台,柔性外圈主体固定套设于刚性内衬套主体外,柔性外圈凸台位于与刚性内衬套凸台内端面一侧并与之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外圈注塑连接于刚性内衬套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器用防跟转减震衬套的安装结构,包括副车架、转向器总成及螺栓副,转向器总成的安装孔内相对设置两个如上所述的减震衬套,两个减震衬套与副车架通过螺栓副连接,两个减震衬套的齿面相抵并互相咬合。
进一步地,所述副车架与其中一个减震衬套的外端面相抵,螺栓副包括穿设于副车架及两个减震衬套的锁紧螺栓和螺接于锁紧螺栓尾部的锁紧螺母,锁紧螺母压紧另一个减震衬套的外端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减震衬套结构合理,简单易装配,成本低,与转向器壳体装配在一起形成转向器总成,装车时方便快捷;
2)减震衬套能够有效降低路面对转向器的冲击,减震效果好;
3)两个对压安装的减震衬套通过齿面咬合,能够使两者的连接更加紧密;
4)减震衬套不产生跟转滑动,减少锁紧力矩的衰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转向器用防跟转减震衬套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转向器用防跟转减震衬套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转向器用防跟转减震衬套与转向器总成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转向器用防跟转减震衬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达汽车方向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达汽车方向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541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试纸生产用原纸烘干设备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隔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