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打磨装置及打磨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901577.8 | 申请日: | 2021-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31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吕建峰;张学峰;马红强;张二峰;许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晋精密工业(太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49/00;B24B41/00;B24B41/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刘龄霞 | 
| 地址: | 030032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打磨 装置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打磨装置。打磨装置包括:承载件,具有环绕其中心轴线设置的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第三安装面;第一打磨头、第二打磨头和第三打磨头,分别与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和第三安装面连接;三个振动感应件,分别与第一打磨头、第二打磨头和第三打磨头连接,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打磨头的外侧表面,每个振动感应件用于监测对应的打磨头的振动情况;及取料机构,与承载件的另一端连接。上述打磨装置实现对打磨头的监测效果,打磨头不能正常动作时可通过振动感应件的监测发出报警信息,提示作业人员及时处理打磨装置,避免第一工件加工不良,有利于实现打磨装置的自动化作业。本申请同时公开了一种打磨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打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打磨装置及打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3C产品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产品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在加工完成后还需要对产品的表面进行打磨。为了实现更好的打磨效果,需要切换不同的打磨头来达到不同打磨工艺精加工的目的。为了完成产品的打磨,目前的解决方式是通过一个机器人带两个或者三个打磨头,以此实现通过不同的打磨头来达到不同打磨工艺精加工的目的。
然而,上述解决方式中的打磨头无监测装置,打磨头因气压不足、内部元器件损坏或者治具原因不动作时,机器人无法判断打磨头故障,机器人仍带动两个或者三个打磨头正常加工作业,造成产品加工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打磨装置及打磨设备,以实现对打磨头的监测效果,避免打磨头不动作时,机器人仍带动打磨头正常加工作业而造成产品加工不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打磨装置,包括:
承载件,所述承载件具有环绕其中心轴线设置的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第三安装面,所述承载件的一端与外部一机械手连接;
第一打磨头、第二打磨头和第三打磨头,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和所述第三安装面连接,均用于对第一工件进行打磨;及
三个振动感应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打磨头、所述第二打磨头和所述第三打磨头连接,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打磨头的外侧表面,每个所述振动感应件用于监测对应的打磨头的振动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振动感应件包括:
壳体,安装于对应的打磨头的外侧表面上;
压电元件,设于所述壳体的一内侧面,该内侧面相对的所述壳体的外侧面与对应的打磨头的外侧表面抵接,用于监测对应的打磨头的振动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振动感应件还包括:配重件,与压电元件的一侧连接且远离壳体的所述内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打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承载件配合的取料机构,所述取料机构与所述承载件的另一端连接且远离所述机械手,用于取放所述第一工件,所述取料机构包括:
承载板,与所述承载件的另一端连接且远离所述机械手;
第一取料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板的一端且远离所述承载件,用于取放所述第一工件;及
第二取料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吸附件,所述至少两个吸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板的另一端,所述至少两个吸附件用于吸附或松开与所述第一工件配合的第二工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取料组件包括:驱动件,与所述承载板连接且远离所述承载件,所述驱动件具有两个输出端;第一夹爪,与所述驱动件的一个输出端连接;及第二夹爪,与所述驱动件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相互远离或靠近,以夹紧或松开所述第一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晋精密工业(太原)有限公司,未经鸿富晋精密工业(太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015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双杠
- 下一篇:一种薄型编码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