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飞行器动力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887062.7 | 申请日: | 2021-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81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江涛;管峰华;李兴艳;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悟科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C29/00 | 分类号: | B64C29/00;B64D27/24 |
| 代理公司: | 河北国维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37 | 代理人: | 樊凤竹 |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飞行器 动力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飞行器动力组件,所述飞行器动力组件包括垂起杆、尾撑以及垂起驱动器,所述垂起杆用于沿机身的前后方向设置,并与机翼连接;所述尾撑设于所述垂起杆的尾部;所述垂起驱动器包括设于所述垂起杆的第一桨叶组,和设于所述尾撑的第二桨叶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行器动力组件将尾撑安装在垂起杆的尾部,进而在对无人机进行飞行工作的时候,两个尾撑之间的控制间距增大,进而保证无人机具有足够的航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行器动力组件。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在测绘、航拍、农业、快递运输、灾难救援等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无人机技术正在飞速的发展。
随着无人机技术高速发展与无人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无人机的使用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其中尾翼是安装在飞机尾部的一种装置,可以增强飞行的稳定性。现有无人机中的尾撑通常安装在机身的尾部,该种结构在航测(即飞行测试)的时候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飞行器动力组件,旨在增强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航测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飞行器动力组件,包括:
垂起杆,用于沿机身的前后方向设置,并与机翼连接;
尾撑,设于所述垂起杆的尾部;
垂起驱动器,包括设于所述垂起杆的第一桨叶组,和设于所述尾撑的第二桨叶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桨叶组设于所述垂起杆的底部,所述第二桨叶组设于所述尾撑的顶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垂起杆的底部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桨叶组的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的内腔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用于实现所述第一桨叶组的自动定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垂起杆上设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的顶面形成有用于与机翼连接的安装平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垂起杆包括横向分布的第一蒙皮和第二蒙皮,所述第一蒙皮的尾端一体成型有第三蒙皮,所述第二蒙皮的尾端一体成型有第四蒙皮,所述第三蒙皮和所述第四蒙皮围合形成所述尾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尾撑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支撑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垂起杆内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从前往后设有多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外缘抵接于所述空腔的内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减重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过孔,所述空腔内还设有依次贯穿多个所述过孔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首端和尾端分别固接于所述支撑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处于所述过孔的外周。
本申请实施例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机身上沿其中心轴线为对称轴,本实施例飞行器动力组件分别设于机身横向的两侧;则机身上对应安装有两个垂起杆,每个垂起杆的尾部设有一个尾撑。不同于现有直接将尾撑安装在机身的尾部,本申请中将尾撑安装在垂起杆的尾部,进而在对无人机进行飞行工作的时候,两个尾撑之间的控制间距增大,进而保证无人机具有足够的航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飞行器动力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从机身的顶部朝下看视角);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飞行器动力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悟科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北悟科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870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细化工生产用污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飞行器机身





